-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祖 宗 伯 公 临 难 遗 弟 诗 有 感 宋 /罗 荣 祖 豫 章 风 节 振 荆 湘 ,匪 为 殷 亡 为 晋 亡 。执 手 痛 罗 鸣 鹡 难 ,焚 裘 梦 断 树 藼 乡 。三 诗 聊 寄 忠 臣 愤 ,九 死 宁 回 国 土 肠 。一 展 遗 编 一 兴 慨 ,令 人 千 载 挹 辉 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焚裘(fén qiú)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舍弃自己的财富。
风节(fēng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或影响。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梦断(mèng duàn)的意思:指美好的梦想破灭或希望落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树萱(shù xuān)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亡为(wáng wéi)的意思:指人们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原则、背叛信仰的行为。
遗编(yí biān)的意思:指留下来的残篇,也指作者的遗著。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执手(zhí shǒu)的意思:指手牵手,表示两人紧密相连,共同前进。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 注释
- 豫章:古代地区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振:激励,振奋。
荆湘:泛指湖北湖南地区。
殷亡:指殷商的灭亡。
晋亡:指晋朝的衰落或灭亡。
鸣鹡:鹡鸰鸟,比喻困境中的哀鸣。
萱乡:象征故乡或亲人的地方。
忠臣愤:忠诚之士的愤怒或不平。
国士: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
遗编:遗留的著作或文献。
兴慨:激发感慨。
挹辉光:汲取、欣赏他们的光辉。
- 翻译
- 豫章的风骨激励着荆湘之地,不是为了殷朝的灭亡,而是为了晋朝的衰败。
紧握双手,悲痛地经历着如同鹡鸰鸟般的艰难困苦,焚烧的皮衣之梦在萱草故乡破碎。
三首诗寄托着忠诚之士的愤慨,即使面临九死一生,也要保全士人的气节。
翻开遗著,读来感慨万分,这些人的光辉事迹将被后人千年传颂。
- 鉴赏
这首宋诗《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表达了诗人罗荣祖对先人祖宗伯公在面临危难时,向弟弟寄托忠贞之志和家国情怀的深深感慨。首句“豫章风节振荆湘”赞扬了祖宗伯公高尚的节操如同豫章(一种竹子)般坚韧,影响深远至荆湘之地。接下来,“匪为殷亡为晋亡”暗示了他并非因商朝灭亡而悲,而是为晋朝的衰落感到痛心。
“执手痛罹鸣鹡难”描绘了临别时的悲痛场景,鹡鸰鸟的哀鸣象征着兄弟离散的艰难时刻。“焚裘梦断树萱乡”则借典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焚烧皮衣的梦境中断于异乡,寓含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士肠”进一步揭示了祖宗伯公以诗抒发忠诚与愤慨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死九重,也绝不改变爱国之心。“一展遗编一兴慨”读其遗作,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对先人的精神感到敬仰。
最后,“令人千载挹辉光”总结全诗,赞美祖宗伯公的精神光照千秋,激励后人长久地追慕和学习。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忠贞气节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