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曾刚甫》
《挽曾刚甫》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介立邪世哀歌雅音

百罹前老至,一病与贫深。

计学无此选,楹书谁可任?

闻丧稽临哭,衰疾涕弥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百罹(bǎi lí)的意思:遭受许多灾难或苦难。

介立(jiè lì)的意思:指在两者之间起到连接、调和作用的第三者。

弥襟(mí jīn)的意思:指衣襟非常长,能延伸到脚踝的样子。比喻文章或书法的篇幅非常长。

邪世(xié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世道。

雅音(yǎ yīn)的意思:美妙的音乐声音

楹书(yíng shū)的意思:指写得字迹工整、端庄大方的书法作品。

鉴赏

这首挽诗《挽曾刚甫》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介立丁邪世”,以“介立”形容逝者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不屈的姿态,暗示其人格的高洁与坚韧。“丁邪世”则点明了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哀歌得雅音”,通过“哀歌”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而“得雅音”则赞扬逝者的声音或作品具有高尚的艺术品质和道德价值。

“百罹前老至,一病与贫深。”这两句描述了逝者一生中的艰辛与困苦,无论是面对生活的多重磨难(“百罹”),还是年老时的孤独与贫困(“老至”、“一病”与“贫深”),都展现了其人生的不易与坚韧。

“计学无此选,楹书谁可任?”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学识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离去后,无人能继承其学问与精神的遗憾与忧虑。

最后,“闻丧稽临哭,衰疾涕弥襟。”则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得知噩耗后的悲痛之情,以及因自身身体状况不佳而无法尽情表达哀思的无奈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其四

君臣一德千龄际,柱石三朝四纪中。

天下重轻常系望,膝前谋议不言功。

位高少有名兼美,体健方知福更隆。

谩道汾阳贵且寿,若论勋考亦惭公。

(0)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二

搆虚为实尽枝辞,直道公心自不欺。

众口铄金虽可畏,三人成虎我犹疑。

忠邪所赖圆穹鉴,通塞须凭大衍推。

况是圣神方烛理,深冤终有辨明时。

(0)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三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0)

诸公和雷字韵茶诗四绝句外复有继作辄续二篇·其二

数杯茗饮沃羁怀,消尽酲醲爽气来。

若使伯伦知此味,宁誇酒后不闻雷。

(0)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一涵春圃

桃李阴阴一水涯,因人封殖更繁华。

湖光凝碧花飘锦,春物惟应此地嘉。

(0)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其一

蜡屐终朝践石苔,飞鸢不动绝尘埃。

片云忽作人间雨,尽道灵山应祷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