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办取(bàn qǔ)的意思:指通过办理手续或采取行动来取得所需的东西。
逼人(b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压力、威势等强大而令人感到压迫的状态。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常娥(cháng é)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时刻保持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当天(dàng tiān)的意思:指同一天内,表示事情发生或处理的当下。
低唱(dī chàng)的意思:低声地唱歌或说话,表示心情低落或悲伤。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独当(dú dāng)的意思:独自承担,独自应对
风玉(fēng yù)的意思:指人的姿态或仪态优美,像风中的玉一样清雅美丽。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坡仙(pō x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具有超凡的才能和技艺。
千变(qiān bià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四并(sì bìng)的意思:四个并列的事物或概念合并在一起。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金风玉露(jīn fēng yù lù)的意思:形容天气晴好、宜人。
- 翻译
- 万里天空清澈无云,如同一面镜子高悬天际。
老蟾蜍和兔子异常顽固,经历了多少年世事变迁。
无论世事如何炎凉变化,山河景色始终如一,清冷的空气令人感到寒意。
何需乘坐木筏去往星空,感叹嫦娥独自在月宫,从未嫁人,只是孤独入眠。
自古以来的遗憾,无法长久像今夜的月亮般圆满。
我有竹林小屋,只想备下金风玉露,与你共赏这美景,一笑解千愁。
我要细细品味苏东坡的诗句,低声吟唱,让月中的嫦娥也倾听。
- 注释
- 净:清澈。
翳:云彩。
痴兔:老蟾蜍和兔子的比喻,象征岁月的流转。
阅世:经历世间沧桑。
炎凉:形容世态炎凉。
斗牛:星宿名,指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坡仙:苏轼的别称,因其在诗词方面的成就。
婵娟:指月亮,也代指美女。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十五)辛亥中秋和陈次贾,使用坡仙韵》。诗中的“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描绘出一个清澈明净、无云遮蔽的夜空景象,其中“一镜”比喻月亮,高悬天际,映照着整个世界。
接下来的“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则是对月亮持久不变的赞美,“老蟾”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之神,而“痴兔”则形容它对月亮的专注与痴迷。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中的“任尔炎凉千变”指的是自然界四季更迭、气候变化无常,而“不改山河一色”则强调了自然永恒的美好。这里的“爽气逼人寒”描绘出中秋时节,虽然已是深秋,但月亮带来的清凉之气依然能给人以清新之感。
诗人的心境在“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这两句中得到了体现。他不需要像古代仙人那样驾着神鸟(槎)飞升,而是选择在人间的斗牛星下,与朋友共同赏月,享受这份简朴而美好的时光。
“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一句中,“常娥”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这里诗人感慨于嫦娥的孤独,她与别离的情郎(后羿)相守月宫,却也只能是“只孤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的一种哀愁。
接着,“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现在的无常感到悲凉,月亮虽然每年都会在中秋之夜变得圆满,但现实中的美好时光却无法永久。
最后,“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风玉露,一笑四并全。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在竹溪边的茅屋里,他愿意去领略那清凉的秋风(金风)与晶莹的露珠(玉露),并以此为乐。他的一笑间,四周的景色都变得完美无缺。诗人还提到自己细心地吟诵着坡仙(苏轼)的诗句,用低沉的声音教导自己的孩子(婵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中秋夜晚,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以永恒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