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狂颠(kuáng d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疯狂或极度颠倒。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卿老(qīng lǎo)的意思:指高年级的学生或职场中的长辈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失称(shī chēng)的意思:指称呼错误,称谓不当。
十干(shí gàn)的意思:指天干的前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荀卿(xún qī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翻译
- 孔子为了弟子们,奔波劳碌十四载。
荀子年迈却不肯出山,五十岁还耕种农田。
看那两位先生,难道他们已经疯狂失常。
他们的出处本就无常,但始终不失圣贤之名。
他们确实深信自己,又有谁会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
- 注释
- 仲尼:指孔子。
群婢:弟子们。
走:奔波。
十四年:十四年时间。
荀卿:指荀子。
老:年迈。
出:出山。
干:耕种。
顾:看。
岂:难道。
陷:陷入。
狂颠:疯狂失常。
出处:出处或行为方式。
固:本来。
无定:不固定。
不失:并未失去。
圣贤:圣人和贤者。
诚:确实。
自:自己。
信:相信。
恤:顾虑。
- 鉴赏
诗人以孔子、荀卿为例,表达了对圣贤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和高度评价。"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指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他不仅没有因为流离失所而失去威望,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学说和人格魅力。"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则形容荀子的隐居生活,即便是年迈仍旧关心天下的农事,不忘初心。
接着的"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圣贤之所以能够不受世俗束缚的原因进行思考,认为他们并非迷失,而是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境界。"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进一步强调,即便是在世间没有固定出没,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圣贤的称号。
最后的"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则是诗人对这些圣贤内心世界的理解,他们有着坚定的自我认知和信念,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全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生活态度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他们不为世俗所束缚、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樊秀才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
闻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
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
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
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
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