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虫浑不知,花间响更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成眠(chéng mián)的意思:
[释义]
(动)入睡,睡着(zháo)。
[构成]
动宾式:成|眠
[例句]
悲痛使他难以成眠。(作谓语)触绪(chù xù)的意思:触动心中的思绪或感情。
怆恻(chuàng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的心情。
反侧(fǎn c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与原来的状态截然相反。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恨人(hèn rén)的意思:对某人极为憎恶或厌恶。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唧唧(jī jī)的意思:形容小声细语或哭泣声音。
藉令(jiè lìng)的意思:借口,借机会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锦衾(jǐn qīn)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被或华丽的床帏。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漏刻(lòu kè)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比喻时间不够用或不够充裕。
率易(lǜ yì)的意思:快速而容易地完成某件事情
其时(qí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时间点或时刻。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所识(suǒ shí)的意思: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吟虫(yín chó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领域中的行家、能手。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有涯(yǒu yá)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寂静中听到蟋蟀鸣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银河澹碧空”,描绘了夜空中银河的宁静与碧蓝,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疏梧漏蟾色”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洒落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枕箪凄以清,渐长夜可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竹风拂帷端,萤光流牖隙。”通过竹林的微风和窗户缝隙中流过的萤火虫光点,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嗟哉胡为来,露丛传唧唧。”诗人感叹为何会有蟋蟀的叫声传来,这声音似乎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秋声率易感,此声感尤极。”强调了秋天特有的哀愁气息,而蟋蟀的叫声在此时显得格外触动人心。
“万物争其时,藉令寂岂得。”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万物都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之机,即使在寂静中也无法避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境遇。
“反侧不成眠,往事历堪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绪万千,回忆起过往的经历。接下来,“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怆恻。”点明了诗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每当秋天来临,心中便充满了悲伤。
“无端锦衾宵,闻蛩常太息。”诗人无缘无故地在深夜里听到蟋蟀的叫声,不禁叹息不已。最后,“问予叹何为,对云非所识。”诗人询问自己为何如此感叹,却找不到答案,只能对着天空默默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被命灵济岱岳二宫庙上香夜行作
列骑骋浮壒,秉炬粲繁星。
京陌何迢迢,逦迤记所经。
初辞苑西直,忽逗城东坰。
祗栗承宸命,宵驾不遑宁。
清都閟真境,琼阙入紫旻。
云径深窈窕,楼观郁亭亭。
岱岳崇祠祀,容卫俨百灵。
松桧罗茂荫,鬼物多狞形。
伐鼓闻层阁,焚香趍广庭。
夜久新雨歇,河汉转晶荧。
迟漏渐巳彻,严城犹未扃。
于焉纪于役,聊以奉惟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