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经》
《读经》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律诗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

本虚自是成事,体净何妨万殊

断妄證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事(chéng shì)的意思:成事指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万殊(wàn shū)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真心(zhēn xīn)的意思:真诚的心意,真心实意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读经》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精炼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心性与妄念的关系。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转折的手法,旨在揭示内心的清净与智慧的重要性。

首句“不染而染妄本虚”,开篇即提出矛盾的概念,看似不染却因妄念而显得空洞无物,引出对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接着,“染而不染悉无馀”进一步阐述,即使染上妄念,最终也能达到一种超越的状态,一切皆无余留,暗示着通过修行可以超越表面现象,达到本质的领悟。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两句,强调了内心虚空的本质能够成就一切,而纯净的本体面对世间万物变化时,依然能自如应对,体现了佛教中“空”与“应无所住”的思想。

“断妄證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则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断除妄念来证得真正的自我,指出单纯的否定或肯定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一种更为深入的智慧去理解真伪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总结全诗,表达了彻底理解和接纳真与妄的境界如同明珠般明亮,只有在自由自在、明澈如镜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洞察宇宙人生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心性、妄念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立春前三日雪

旦夕灰吹律,涟漪尚剪新。

虽正犹是腊,差晚不伤春。

夜户凝朝彩,生柴代熟薪。

老僧眉最白,寒锁玉津津。

(0)

九日

西风只识黄花面,不识登临吊古心。

空打孟嘉乌帽落,挂人唇齿到如今。

(0)

长兴大雄寺陈朝桧

霜皮重复裹莓苔,不见君王过沛来。

好处莫非前辈道,后生知是几时栽。

阴分背乡青如旧,心愈刚明死弗灰。

却恐登坛骚雅绝,亭亭似把碧油开。

(0)

卢蒲江雪夜约同直省中出示采菊读书煎茶种橘四诗索危秘书诸名胜同赋·其一

拙须务速巧须迟,尽巧依稀与拙宜。

除却艺兰纫楚佩,反骚只有落英诗。

(0)

赠丁相士

张雪湖家苜蓿盘,坐中著眼恐应难。

似华表鹤仍同姓,与华山人不两般。

客舍须寻佳处住,热官多是冷时观。

却须索我形骸外,莫作三支一等看。

(0)

盆竹

老瓦新淇奥,清风小渭川。

有孙皆抱节,无地可行鞭。

不肉甘吾瘦,敲扉僦榻眠。

多君不受暑,移傍枕帷边。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