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
云气竟濛濛,雨声常霎霎。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急涧(jí jiàn)的意思:形容情况紧急或危险。
金庭(jīn tíng)的意思:指官府、官员的居所。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劳瘁(láo cuì)的意思:劳累困苦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马力(mǎ lì)的意思:指马的力量,比喻人的力量或物体的动力。
泥途(ní tú)的意思:比喻处境困难,陷入困境。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蹊径(xī jìng)的意思:指狭窄的小路或不常走的道路。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倾压(qīng yā)的意思:压倒,压制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田舍(tián shè)的意思:指山野间的农舍,比喻贫穷、简朴的生活环境。
相倾(xiāng qī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或力量相互对抗,势均力敌。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阴岩(yīn yán)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危险或敌意。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田舍翁(tián shè wēng)的意思:指田园般的生活,也比喻质朴、淳朴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巢县山中行进时遭遇雨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以时间线索开篇,早晨开始穿越金庭山,傍晚经过白龙峡,勾勒出旅程的起始与结束。接着,“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岩石的密集,展现出山行的艰难。随后,“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进一步强调了路径的狭窄与环境的幽深,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通过动物的声音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紧接着,“阴岩古松树,偃蹇露鲜甲”描绘了一幅古松苍翠、枝干弯曲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古老与生命力。最后,“三五田舍翁,隔溪荷锄锸”描绘了农人在溪边耕作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云气竟濛濛,雨声常霎霎”则描绘了雨天的景象,云雾缭绕,雨声不断,增加了旅途的不便与挑战。接下来,“泥途讵可登,急涧良难涉”表达了山行过程中的困难与危险,泥泞的道路和湍急的溪流都成为了前行的障碍。
“仆夫已劳瘁,疲马力尤乏”描述了随行者的疲惫与马匹的无力,体现了旅途的艰辛。最后,“岂不惮驰驱,皇恩未覃洽”表达了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对皇恩的期待与渴望并未减少,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自然界的壮丽,还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
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忧贫。
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
内景通明谁会得,窗寒曙色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