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上数石怪且异,兽猛鬼奇森若侍。
茅将书力与之敌,茅勇书愤相屃赑。
我书既馁茅既败,首行于礐肢则离。
嗟帝曷不戮民贼,忍使书骨为骼骴。
《茅齐为秋水所溺歌》【明·谢元汴】渴上数石怪且异,兽猛鬼奇森若侍。意者天柱未折物,盘古破荒挺肩臂。我见此石生狂疾,诛棘一以孔任弑。吁嗟碧流何清寒,似有星月行于閟。矮屋三间负人头,幽秘凿出天容瘁。我好奇文持天锼,强取禹书犯天忌。今来木客争相吊,凿兹奇山忌以积。冰夷禺魖一时来,移大海水湛以鼻。茅将书力与之敌,茅勇书愤相屃赑。帝怒命以天吴助,曰磔不祥投之畀。我书既馁茅既败,首行于礐肢则离。嗟帝曷不戮民贼,忍使书骨为骼骴。吾欲作书问天帝,何不械仓颉之兄弟而絷皇牺兮,勿制书契与文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967c685f351a40521.html
矮屋(ǎi wū)的意思:指住房狭小、矮小,形容环境贫苦,生活条件艰苦。
碧流(bì liú)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绿色如玉的流水。
冰夷(bīng yí)的意思:指寒冷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难的环境。
不祥(bù xiáng)的意思:不吉利的、不祥的
仓颉(cāng jié)的意思:指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的意思。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好奇(hào qí)的意思:对事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或探索。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孔任(kǒng rè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狂疾(kuáng jí)的意思:
疯癫病。《国语·晋语九》:“今臣一旦为狂疾,而曰‘必赏女’,与余以狂疾赏也,不如亡!” 韦昭 注:“言战斗为凶事,犹人有狂易之疾相杀伤也。”《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融 復见 操 ,説 衡 狂疾,今求得自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 王俊民 ﹞得狂疾,於贡院中尝对一石碑呼叫不已。” 清 孙枝蔚 《旅兴》诗:“出词何怒嗔,君岂有狂疾?”
戮民(lù mín)的意思:指残害百姓,虐待民众。
民贼(mín zéi)的意思:指背叛国家、民族的人。
木客(mù kè)的意思:指言语简单、不善辞令的人。
盘古(p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比喻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或开创事物的人或事物。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奇文(qí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内容非常奇特、独特,与众不同。
强取(qiáng qǔ)的意思:非法或不公正地强行取得财物或权力。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书问(shū wèn)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形容求学刻苦认真。
书契(shū qì)的意思:书面上的约定或契约。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天吴(tiān wú)的意思:指天下间最为健壮强大的人物。
天容(tiā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庄重、端庄,像天神一般庄严肃穆。
天忌(tiān jì)的意思:指上天对某人或某事的厌恶和不喜欢。
天帝(tiān dì)的意思:指上帝、主宰天地的神明。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我见(wǒ jiàn)的意思:指个人主观的看法或观点。
相吊(xiāng diào)的意思:相互悼念,互相吊唁。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意者(yì zhě)的意思:指能够理解他人意图或含义的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幽秘(yōu mì)的意思:幽秘指的是深藏不露,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或隐秘之事。
禹书(yǔ shū)的意思:指对人民的治理、教育、劝诫等进行书面宣传。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制书(zhì shū)的意思:制作书籍。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创作,名为《茅齐为秋水所溺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茅齐在秋水泛滥时的遭遇,以及对文字、书籍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通过“渴上数石怪且异”、“兽猛鬼奇森若侍”等描述,营造了一种神秘、奇异的氛围,仿佛天柱未折,盘古破荒,万物生长的原始景象。接着,“我见此石生狂疾”,诗人将自然界的石头拟人化,赋予其狂野之力,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破坏性。
“我好奇文持天锼,强取禹书犯天忌”表达了诗人对文字和书籍的热爱与执着,即使面对天规的限制也不愿放弃。然而,“今来木客争相吊,凿兹奇山忌以积”暗示了文字和书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可能面临的困境和威胁。
“冰夷禺魖一时来,移大海水湛以鼻”这一句使用了神话中的形象,如冰夷、禺魖等,来比喻那些试图毁灭或控制文字力量的邪恶势力。而“我书既馁茅既败,首行于礐肢则离”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字被破坏、失去生命力的哀叹。
最后,“吾欲作书问天帝,何不械仓颉之兄弟而絷皇牺兮,勿制书契与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天帝的质疑,希望天帝能制止那些破坏文字和书籍的行为,保护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字、书籍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知识与文化传承的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