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兴(其二)》,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在诗中,诗人探讨了名誉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最终归于虚无的主题。
“浮名岂不荣”,开篇即提出对名誉的思考,指出名誉虽能带来荣耀,但并非永恒。接着,“遗道亦安忍”则表达了对道德坚守的坚持,即使面对诱惑和困难,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君看赵孟徒,千古同一尽”,诗人以赵孟为例,说明无论在哪个时代,那些追求名誉而忽视道德的人最终都将走向同样的结局——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名誉与道德,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名誉虽能短暂地带来荣耀,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坚守道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诗人警示世人,不应过于追求外在的荣誉,而应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漳源侍御游华不注峰并泛大明湖
平生慕幽旷,雅怀避烦嚣。
林园苟成趣,亦足供逍遥。
况兹出东郭,云物如相招。
群山秀袅娜,一峰特岧峣。
开筵坐琳宇,浩歌淩紫霄。
朋情藉轩豁,客思翻飘飖。
眷言泛莲沼,复尔移兰桡。
窈窕遵玄浦,逶迤渡七桥。
菰蒲水清浅,石竹风萧条。
槐阴宿鸟下,藻动潜鳞跳。
何缘对淑景,且幸联高标。
因探历城胜,并采康衢谣。
过徐良夫耕渔轩次倪元镇韵
西山久思往,经春复逾秋。
回看岸傍树,尚系烟中舟。
日月倏飞腾,不异川波流。
至今远游兴,浩然殊未休。
东风江上来,沄沄水生洲。
便欲引双屩,飞行紫岩头。
如何苦蹉跎,徒睇云路修。
谷鸟在林杪,鸣声亦相求。
今君展清宴,胡不邀同游。
开馆集群彦,翩翩文采优。
相逢尚难得,况兹旬日留。
欢然对樽俎,情意两绸缪。
嗟彼丘壑赏,岂顾茅茨幽。
愁来发清咏,独倚城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