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俯心何愧,腰垂手可扪。
鞶锡殊三褫,绅书味数言。
步趋(bù qū)的意思: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垂鱼(chuí yú)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努力,不放弃希望。
垂手(chuí shǒu)的意思:放弃、失去希望或勇气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抠衣(kōu yī)的意思:指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得花钱或花时间。
乐圣(lè shèng)的意思:指喜欢音乐的圣人
能因(néng yīn)的意思:能够因此而产生的原因或结果。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书味(shū wèi)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内涵。
无道(wú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正、不道德、没有道德准则,做事不公正,没有法律约束。
有见(yǒu jiàn)的意思:有见指有眼光、有见识。
自外(zì wài)的意思:从外部看,从外部来。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不下带道存》。诗中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圣门之外,虽未直接遵循正道,却通过内心感悟与实践,达到了与圣人之道相契合的状态。诗人强调了内心的修为与实践的重要性,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束缚,而是通过日常行为体现对道的追求和理解。
“自外元无道,抠衣乐圣门。” 开篇即点明修行者虽身处世俗之外,但心中向往的是圣人的教诲与道德境界。“能因机以悟,不下带而存。” 表达了修行者能够抓住时机,通过生活中的点滴领悟道义,不需刻意追求,自然存在于日常之中。“身俯心何愧,腰垂手可扪。” 描述了修行者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内心充满自信与满足,没有丝毫愧疚。“步趋如有见,左右自逢原。” 意味着修行者的每一个行动都仿佛有所预见,无论向左或向右,都能找到正确的道路。“鞶锡殊三褫,绅书味数言。” 通过比喻,说明修行者在物质上可能有所节制,但在精神层面却能深刻理解圣人之言。“垂鱼何足羡,愈以训儿孙。” 最后一句表达了修行者认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并不值得羡慕,更重要的是将道德与智慧传承给后代子孙。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林希逸对于修行与道德实践的深刻见解,强调了内在修为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深远影响。
凭栏无赖,受东风冷暖、瞒人情绪。
一夕梅魂芳雾散,把酒频浇黄土。
露浥金铃,烟笼粉幔,似听酴醾语。
啼鹃初瘦,月高谁作花主。
分付弱柳千条,小阑干外,替两眉辛苦。
薄醉浓香帘幕,又是风流莺梳羽。
玉管横吹,霞绡痴写,怕到酸心处。
五侯亭馆,当年何限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