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判 官 唐 /徐 安 贞 明 月 开 三 峡 ,花 源 出 五 溪 。城 池 青 壁 里 ,烟 火 绿 林 西 。不 畏 王 程 促 ,惟 愁 仙 路 迷 。巴 东 下 归 棹 ,莫 待 夜 猿 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归棹(guī zhào)的意思:指船只返回原港口,比喻归还、归宿。
绿林(lù lín)的意思:绿林指的是山林茂盛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犯罪者躲藏的地方。在成语中,绿林常常与盗贼、强盗等词语连用,表示犯罪活动的地方。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王程(w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或计划的进展和结果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比喻事情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五溪(wǔ xī)的意思:指河流分成五个支流,比喻情感、思绪等分散或纷乱。
仙路(x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仙境的道路或修仙之路。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 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花源:比喻美丽的山水或仙境。
五溪:古代中国五个著名的河流。
城池:城市。
青壁:青色的城墙。
烟火:炊烟。
绿林:绿色的树林。
王程:皇帝或官员的命令和行程。
仙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归棹:归航的船。
夜猿啼:夜间猿猴的叫声,象征着夜晚和孤独。
- 翻译
-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三峡,花的源头来自五条溪流。
城市隐藏在青色的城墙之内,炊烟袅袅升起在绿色的树林西边。
我不惧怕王命催促的行程,只担心迷失在仙人的道路上。
从巴东顺流而下的船只,不要等到夜晚猿猴的啼声才回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首句“明月开三峡”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送别时的壮丽景色,三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有着象征意义,代表着一段旅途的开始或结束。而“花源出五溪”,则通过对比衬托增强了自然之美,生动形象。
中间两句“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景色。城墙依旧,烟火升腾,显示出一份平和与祥和,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王程可能指的是官途仕进,而诗人并不畏惧那复杂而紧迫的人世纷争,他所担忧的是自己追求的理想之路——“仙路”,即精神追求或艺术创作的道路,感到迷茫和困惑。
末了两句“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则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巴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归棹”则意味着归途的开始。而“莫待夜猿啼”,则是在告诫对方不要等到夜晚猿啼之声响起才离开,暗含了一种急迫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送别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余波及井臼,春玉饮酡乳。
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
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
登梅岭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
往还无几日,景物变千林。
晓磴初移屐,寒云欲满襟。
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