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因贫未受,愁拟醉相宽。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黄 叔 向 谒 杨 伯 子 宋 /赵 师 秀 尝 闻 事 将 坛 ,何 得 复 儒 冠 。口 诵 新 诗 句 ,身 呈 旧 箭 瘢 。赏 因 贫 未 受 ,愁 拟 醉 相 宽 。当 伏 湖 州 牧 ,应 怜 志 士 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湖州(hú zhō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口诵(kǒu sòng)的意思:口头背诵。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州牧(zhōu mù)的意思:州牧是指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中,各州的总督官员。引申为治理地方、管理众人的能力和智慧。
- 注释
- 尝:曾经。
闻:听说。
事:事业。
将坛:战场。
何得:怎能。
复:再。
儒冠:儒生的帽子。
口诵:口中吟诵。
新诗句:新的诗篇。
身:身体。
呈:展现。
旧箭瘢:旧时的箭伤。
赏:奖赏。
因:因为。
贫:贫穷。
未受:未能接受。
愁:愁苦。
拟:打算。
醉:饮酒。
相宽:相互安慰。
当:应当。
伏:担任。
湖州牧:湖州的长官。
应怜:应该怜悯。
志士寒:有志之士的困苦。
- 翻译
- 我曾听说要在战场建功立业,怎能再戴儒生的帽子。
口中吟诵着新的诗句,身上却留下了战争的伤痕。
因为贫穷,我未能接受奖赏,愁苦时只能借酒浇愁。
如果我能担任湖州的长官,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有志之士的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作的《送黄叔向谒杨伯子》。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叔向的勉励和对他的境遇的理解。首句“尝闻事将坛”暗示黄叔向可能曾有过军事经历,而“何得复儒冠”则表示对他回归文人的身份的惊讶和赞赏。接着,“口诵新诗句”描绘了黄叔向的才情,而“身呈旧箭瘢”则以伤痕象征他过去的经历和坚韧。
“赏因贫未受”表达了对友人清贫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他的高尚品格的敬佩,而“愁拟醉相宽”则寄寓了诗人希望借酒暂时忘却忧愁的心情。最后两句“当伏湖州牧,应怜志士寒”,预祝黄叔向能得到湖州牧的官职,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对他的才华被赏识的坚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志士在困顿中仍保持高洁之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赵师秀诗歌的深沉与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乞米帖后
银钩铁画太师字,从人乞米亦可怜。
五仓空虚胃神哭,竟日悄悄无炊烟。
仙人留书说服气,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独不见,子桑鼓琴十日雨。
松石歌寿皇太子殿下
万生总总各殊禀,中间变化通希夷。
大椿一万八千岁,蟠桃结实千年期。
虽云阅世最久远,要自与物同推移。
不如长松老为石,仙家旧事尤瑰奇。
尝闻道士马自然,曾见天宝观前屈铁枝。
指云此木三千年,去后合变坚凝姿。
当时山上五里松,龙拿虎蹲相与蜕化无馀遗。
六丁夜半奉玉敕,雷公䃸磹轰取之。
阳侯河伯亦好事,洪涛巨浪移荒陂。
至今空山断壑所,遗者一块未许千金窥。
壶山柏木不足道,康干节理由人为。
何如此石最耐久,万年千载无成亏。
上不为女娲补天阙,下不为颛皇支地维。
直将送似广成子,日与西母对坐同盘嬉。
蓬莱海水会清浅,广成之寿无穷时。
《松石歌寿皇太子殿下》【宋·姜特立】万生总总各殊禀,中间变化通希夷。大椿一万八千岁,蟠桃结实千年期。虽云阅世最久远,要自与物同推移。不如长松老为石,仙家旧事尤瑰奇。尝闻道士马自然,曾见天宝观前屈铁枝。指云此木三千年,去后合变坚凝姿。当时山上五里松,龙拿虎蹲相与蜕化无馀遗。六丁夜半奉玉敕,雷公䃸磹轰取之。阳侯河伯亦好事,洪涛巨浪移荒陂。至今空山断壑所,遗者一块未许千金窥。壶山柏木不足道,康干节理由人为。何如此石最耐久,万年千载无成亏。上不为女娲补天阙,下不为颛皇支地维。直将送似广成子,日与西母对坐同盘嬉。蓬莱海水会清浅,广成之寿无穷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5067c6a63d4f330525.html
题琅山大江
初出岷峨一线微,波涛到此浩无涯。
坤隅横贯五千里,天堑雄当百万师。
虎战龙争犹可记,鸥閒鹭静几曾知。
莫言天意限南北,正是中兴混一时。
和方叔中秋
待月徘徊东涧滨,一天风露净无尘。
老人欢意年年减,佳节清光夜夜新。
悼往难传云外信,举杯那复眼中人。
飘然遥想骑鲸兴,更觉高歌有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