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失求诸野,聚讼愁相攻。
吉凶军宾嘉,救僿必以忠。
本朝(běn cháo)的意思:指当前的朝代或时代。
不衷(bù zhōng)的意思:不一致;不同意见或看法。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徵辟(zhēng bì)的意思:指辟才能、选拔人才。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等齐(děng qí)的意思:等待直到所有人都到齐
登庸(dēng yōng)的意思:指君主登上王位,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发端(fā du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服色(fú sè)的意思:服色指服饰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人的衣着打扮。
华风(huá fēng)的意思:指具有华丽风格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传统。
会通(huì tōng)的意思:指能够理解、通晓多种知识或技能,能够沟通、协调不同的事物或观点。
吉凶(jí xiōng)的意思:吉凶表示吉利和凶险,指事物的好坏、吉凶祸福。
节文(jié wén)的意思:指文辞节制得当,不过分华丽或繁琐的风格。
近夷(jìn yí)的意思:接近外族,指与外族的关系亲近或接近。
聚讼(jù sò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争论、辩论的场景。
礼意(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礼貌和好意应该得到回应,互相尊重和关心。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沿袭(yán xí)的意思:沿袭指遵循、继承旧有的规则、传统或习俗。
重大(zhòng dà)的意思:指事物的重要性、程度或影响深远。
坠地(zhuì dì)的意思:指从高处落下或跌倒在地,形容摔得很重或失败得很惨。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叔孙通(其二)》,他以叔孙通为切入点,评论了朝廷设立礼馆的举措。诗中首先赞扬了叔孙通在礼仪改革中的开创性贡献,认为他的行动体现了对儒家经典的尊重和重振礼制的决心。接着,诗人指出自秦朝以来,礼仪制度有所偏离,亟需回归三代之礼。
诗中提到“礼失求诸野”,意味着在官方礼制失落时,需要从民间寻找恢复之道,避免内部纷争。诗人倡导学习并融合古代不同礼仪的精华,如简化繁琐的拜跪仪式,借鉴吉凶军宾嘉等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强调忠诚在纠正错误中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视这些变革,认为它们关乎国家风气,表达了对传统礼制振兴的期待,以及对华风衰落的忧虑。整首诗寓含了对礼制改革的深思与呼吁,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关注。
翰墨绝畦径,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得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釐,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清泉白石诱登临,净瞰轩窗竹一林。
隽永如君真有味,膏肓和我不须针。
流行坎止人难必,果育蒙亨力要深。
一笑相逢邀一勺,喜渠介洁似侬心。
逸民古称避世士,不以功名累其意。
有人向彼话穷通,拂衣归来洗其耳。
君字逸民见君心,云胡乃以谈天为己事。
要令世间竞进人,稍知山林岩壑味。
吁嗟逸民莫学商山翁,商山卒为三聘起。
成都卜隐老君平,身处涧槃名声动朝市。
案头周易是本经,未来千载瞭然在胸次。
忆昨中原全盛时,五方贡茶走京师。
建溪头纲最先到,天子特命开经闱。
儒臣讲毕上命坐,瀹茗初试琼瓯瓷。
云章昭回耀几席,群公进谢因进规。
我生也后不及见,耳闻盛事长嗟咨。
十年流落古瀛下,谁谓荼苦甘如饴。
蓬山伟人国俊彦,哀此下土南冠羁。
肯分锡赍贲衰朽,定知眷奖超凡私。
公才雅在严徐右,公学独出河汾师。
穹班近闻长秘府,奎壁分野生光辉。
儒臣见用天下福,讲席宏开太平期。
苍崖赤子望苏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