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北音(běi yīn)的意思:北方的声音,指北方方言的口音或语音特点。
巢南(cháo n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原本身份或位置不高,但经过努力后得到提升或改善。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社燕(shè yàn)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的情景。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无信(wú xìn)的意思:没有信用或缺乏诚信。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安期枣(ān qī zǎo)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的价值与外表不符,美好的外表掩盖了质量的低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象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边远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首句“竹屋茅檐三四家”,简洁勾勒出一片宁静的乡村景象,竹屋与茅檐构成的民居,稀疏分布,透露出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生活状态。接着,“土风渐觉异中华”一句,点明了这里的风俗习惯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暗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碧榕枝弱还生柱,红荔春深已著花。”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榕树的枝条虽弱,却顽强地生长着,甚至长到了房屋的柱子上;而红荔树在春天深处已经开花,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社燕不巢南候别,塞鸿无信北音赊。”这两句通过燕子和鸿雁的行为,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边远地区的地理特征。社燕不在此地筑巢,似乎在告别南方的家乡;而北方的鸿雁则难以传来消息,暗示了与外界联系的不便。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最后,“海山此去犹千里,会见安期枣似瓜。”这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虽然距离遥远,但作者相信终有一天能够见到传说中的安期生,品尝到像瓜一样的大枣,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边远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青骢白马
青骢踯躅八尺强,黄金络头丝作缰。
可怜白马如人长,着地徘徊自生光。
青骢白马冶游郎,劳君下都看三阳。
可怜白马逐青骢,石桥柏梁五湖东。
青骢白马六萌车,可怜今夜宿谁家。
借问窈窕西曲娘,白马青骢去无常。
借问窈窕西曲女,石城莫愁凭寄语。
齐唱可怜泪沾裳,可怜三声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