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狐裘(hú qiú)的意思:指伪装成正人君子的坏人,比喻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心怀不轨。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疆场(jiāng chǎng)的意思:疆场指战争的战场,也用来比喻斗争、竞争的场所或情况。
迥出(jiǒng chū)的意思:与众不同,独特出众。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沙幕(shā mù)的意思:指沙尘弥漫的天空,形容景物模糊不清。
寿昌(shòu chāng)的意思:长寿、寿命长久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文墨(wén mò)的意思:指文学和书法的才华和造诣。
西王(xī wáng)的意思:指西周末年间的国君,也用来比喻权力独揽的人。
行文(xíng wén)的意思:指写文章、写作。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翻译
- 在会稽沙漠边也是战场,远远高出平原建造了寿昌城。
沙尘如幕雾气深重,雁群啼鸣,草已枯黄还未到重阳节。
穿着狐裘仍觉寒冷,寻求温暖如挖掘兽血,更何况穿着葛衣怎能忍受寒霜。
邹、曾二位贤人未曾到此,留下的文墨稀少,只能像西王母移来枫树哭泣般表达哀伤。
- 注释
- 会稽:地名,古时指绍兴一带。
碛畔:沙漠边缘。
疆场:战场。
迥出:远高出。
平田:平原。
寿昌:城名,此处泛指边塞之城。
沙幕:形容沙漠中如幕的沙尘。
雾深:雾气浓重。
□雁:某种雁类,具体种类不详,可能因古籍传抄有误。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此时草木开始凋零。
狐裘:狐狸皮制成的袍子,古代保暖衣物。
红髓:这里比喻从兽体内获取的温暖血液。
絺葛:细葛布做的衣服,轻薄不适合御寒。
□霜:霜冻,此处□可能为形容词修饰霜,具体字因古籍传抄可能有误。
邹曾:指古代贤人邹衍和曾参,泛指有学问的人。
不行:未到过。
文墨:文章、文化遗迹。
少:稀少。
移枫:典故,源自西王母移来枫树以解愁思的传说。
西王: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戍守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士们的艰辛。开篇“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两句,勾勒出了边塞的地理环境和军事设施的建设,表现了军队在边疆地区的坚守。
接下来的“沙幕雾深鸣□雁,草枯犹未及重阳”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沙漠中的雁鸣声在迷雾中显得尤为凄凉,而草木尚未恢复生机,反映了边塞地区的严酷气候和生活的艰辛。
“狐裘尚冷搜红髓,絺葛那堪卧□霜”两句则聚焦于士兵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着狐皮衣衫抵御寒冷,却仍感受着严冬的侵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边塞军人的不易。
最后,“邹曾不行文墨少,移枫徒哭说西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与无奈。这里的“邹曾”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邹衍和曾参,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但在这首诗中,却因为战争和边塞生活的艰辛而无法施展才华,文墨稀少,反映了战乱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军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与不易,以及对和平时期文化繁荣的无限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媚.第七煞衮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
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
云鬟烟鬓,玉佩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
俄迂玉趾。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
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
况当时。金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