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远公山房留题》
《远公山房留题》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远公持精成,结社白莲日。

渊明不肯来,灵运不得入。

空山虎豹岩壑苍郁

惟馀玄照心,清溪仰明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苍郁(cāng yù)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苍翠葱茏,富有生气。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结社(jié shè)的意思:结社指的是人们组成社团或团体,共同活动或交流。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灵运(líng yùn)的意思:指人运气好,事情顺利,能够得到幸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玄照(xuán zhào)的意思:指深奥而晦涩的道理或理论。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远公山房的静谧与神秘氛围,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首句“远公持精成,结社白莲日”以远公(即东晋高僧慧远)为引子,点明了山房的神圣与历史底蕴,白莲日则暗示了清净与超脱的修行氛围。

接着,“渊明不肯来,灵运不得入”运用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山房独特精神气质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尘嚣的疏离感。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远公山房不同于一般世间的独特之处。

“空山守虎豹,岩壑储苍郁”进一步渲染了山房所在环境的原始与深邃,虎豹象征着山林中的野性与力量,而苍郁则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与生机,暗示了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的避世之所,更蕴含着深厚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最后,“惟馀玄照心,清溪仰明月”将笔触转向内心世界,玄照心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洞察,清溪仰明月则寓意着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心灵的净化。这两句诗以景喻情,表达了诗人对远公山房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远公山房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启迪作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抛球乐.赠岳悟道

情忘念断生光莹。自然现澄清景。

琼花满树都无影。于中好,挂心镜。

光明灿烂分邪正。这身体终归粪。

元初面目今番净。专专候,玉童请。

(0)

题龙眠画骑射拖毬戏

绿杨几枝插平沙,柔梢袅袅随风斜。

红绡去地不及尺,锦袍壮士斫鬃射。

横磨箭锋满分靶,一箭正截红绡下。

前骑长缨拖绣毬,后骑射中如星流。

绣毬飞䃂最难射,十中三四称为优。

元丰策士集英殿,金门应奉人方倦。

日长因过卫士班,飞骑如云人马健。

驾幸宝津知有日,穷景驰驱欣纵观。

龙眠胸中空万马,骇目洞心千万变。

追图大槩写当时,至今想象如亲见。

静中似有叱咤声,墨淡犹疑锦绣眩。

闲窗抚卷三太息,五纪胡尘暗畿甸。

安得士马有如此,长驱为决单于战。

(0)

颂古四十八首·其七

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0)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

晴明冬至,吉无不利。坐卧经行,焚香扫地。

祖师眼睛,衲僧巴鼻。八节四时,各安本位。

拂子点头,欢欢喜喜。洞天优游,欣逢节序。

君子道长,小人回避。时添一线长,光阴不虚弃。

把定乾坤,据何道理。磉下藏黄金,丰城埋剑气。

(0)

观音赞

杨柳枝头,琉璃瓶里。一滴浑无,千波竞起。

步步金莲衬足生,何曾踏著自家底。

(0)

秋日家居

移榻爱晴晖,翛然世虑微。

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

无人知静景,苔色照人衣。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