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避寇二首·其二》
《次韵避寇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宦游成屡却,戎垒怅频遭。

闻诏趋吴会经途事董逃。

心期国难,力欲挽人豪

漂泊危涕真成失木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国难(guó nàn)的意思: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危机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经途(jīng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或经历。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人豪(rén há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概豪迈,胆识过人。

戎垒(róng lěi)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强大的军队或防线。

危涕(wēi tì)的意思:形容处境危险,十分危险或紧急。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的《次韵避寇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宦游在外,多次遭遇战乱,不得不躲避寇贼的艰难生活。诗人在听到朝廷诏令后,决心前往吴会,但途中充满了危险,他深感无力挽救人豪,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

“宦游成屡却”,表达了诗人多次在仕途上遭遇挫折,被迫返回现实的无奈。“戎垒怅频遭”,则描述了诗人频繁地遇到战争和军事行动,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闻诏趋吴会,经途事董逃”,说明诗人响应朝廷号召,前往吴会,但途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心期纾国难,力欲挽人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苦难的关切,以及想要帮助他人、扭转局势的决心。“漂泊多危涕,真成失木猱”,最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漂泊中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如同失去了依靠的猴子,在风雨中挣扎。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复杂心情,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拟古六首·其二

幽窗射明月,寂寞闲素琴。

朱弦不改调,抚弄无好音。

文衣袭绿绮,明徽钿黄金。

君恩一朝异,对此千恨深。

(0)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著语戏书二伽陀问之·其一

六尺玲珑日日开,个中那解著纤埃。

主人无耳谁求洗,试问声从何处来。

(0)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其三

夷齐饿至死,利固非所餂。

赢取万世名,犹疑未为廉。

了无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贪廉公两忘,退与大道潜。

(0)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其二

自唐大历后,二百年无诗。

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

虽葩卒以正,况淡时乎奇。

织锦良独难,但要得锦机。

(0)

赠杨持正

国初天下一文公,子岂他杨未袭封。

大地江山资本领,长天风雨发机锋。

齐门不分轻弹瑟,鲁庙何当细奏镛。

未有可分和气处,薰然煦甚自乔松。

(0)

晨霜客路

卧骇窗纱已报明,篮舆札札破霜行。

踏开冻淖琼浆溜,摇动凝梢玉屑倾。

山色喜人犹念旧,鸟声冤客不留情。

从今得檄莫嫌出,后集诗犹编未成。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