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
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出治(chū zhì)的意思:指出现某种病症或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解决。
赐玦(cì jué)的意思:赐予宝玉。形容皇帝给予宠爱和尊贵。
大钧(dà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巨大、庞重。
汉庭(hàn tíng)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泛指政府机关。
怀沙(huái shā)的意思:怀沙是指抱着沙子,比喻事情虚幻、不切实际,或者形容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所作为。
哭泣(kū qì)的意思:哭得声音很小,几乎发不出声音。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乐器(yuè qì)的意思:指用来演奏音乐或发声的器具。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屈贾(qū jiǎ)的意思:指因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欺压而屈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治安(zhì ā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
作大(zuò dà)的意思:指人有雄心壮志,追求大事业或大成就。
长太息(cháng tài xī)的意思:形容长时间地叹息或长时间地休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集雅诗二十首》中的第六首,主题为贾谊。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论家,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时政的深刻见解而著称。
诗中开篇“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描绘了贾谊在汉朝初年进入朝廷,虽身处高位却难以施展抱负的境况。接着,“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两句,以礼乐象征贾谊的才华与理想,同时暗示其遭遇的不公与压抑。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表达了贾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忧虑和渴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残酷。“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则揭示了君主对贾谊的矛盾态度,既欣赏其才智,又因政治考量而限制其发挥。
“长沙非赐玦,怀沙岂堪从”引用了贾谊被贬至长沙的典故,暗含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进一步表达了对贾谊悲剧命运的哀悼,将他与屈原相提并论,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总结了贾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得屈原与贾谊的悲剧成为永恒的话题。“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则以鵩鸟赋(贾谊所作)和大钧镛(古代乐器)的比喻,表达了对贾谊文学成就的肯定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及其作品的回顾,展现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深切敬意和惋惜之情。
前年为君记江阁,醉里狂言不知怍。
岂惟大负退之惭,要似扬雄真悔作。
君家此阁端何然,万里长江咫尺山。
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
画工纵得空诸境,阁中之人妙难领。
世人纷纷夔蚿蛇,是公了了形神影。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诗。
虽云成毁有定数,天意于此可逆知。
我之所嗜何足计,上有先墨颜之姿。
况渠诗本贯忠义,在处神物宜护持。
向来一字且莫补,脱此千百何繇追。
我诗不工空自欺,天意岂欲警戒之。
不然身当贫到骨,俱应蓄此瑰玮词。
又疑风来劝勤读,邂逅俾之遭祸奇。
平生学易未有得,损益二卦须湛思。
诗成书以示我友,不惟自讼仍求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