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愁听(chóu tīng)的意思:形容所听到的消息或言语令人担忧或忧虑。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景仰(jǐng yǎ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感到深深的敬佩和仰慕。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叩马(kòu mǎ)的意思:指奴才恭敬地给主人捶背或驱赶马匹,比喻对权贵或上级巴结奉承。
离声(lí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随着远离而逐渐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墨台(mò tái)的意思:指书法家或文人的书桌或写字台。
亲炙(qīn zhì)的意思:亲身体验,亲自感受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入圣(rù shèng)的意思:指人才卓越,能够进入圣贤之列。
瘦癯(shòu qú)的意思:形容人非常瘦弱。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顽懦(wán nuò)的意思:形容人胆小怯懦,不敢冒险或坚持自己的意见。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行风(xíng fēng)的意思:行为作风;风度举止;品行表现。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 鉴赏
这首诗《伯夷叔齐庙(其二)》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圣贤伯夷和叔齐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遗踪旧是墨台城,景仰高风入圣清。”开篇即点明了庙宇所在之地,墨台城,这里以“遗踪”二字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人物的不朽,同时“景仰高风”则表达了对伯夷叔齐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颔联“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进一步阐述了伯夷叔齐的历史地位与个人选择。他们拒绝周武王的封赏,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这种对道义的坚守,使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叩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面对君主时的坚决态度,“心事遂逃名”则展现了他们为保持人格独立而放弃名声的决绝。
颈联“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伯夷叔齐的形象与当时的面貌联系起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之人情感共鸣的期待。这里的“瘦癯”与“顽懦”既是对前人的描述,也是对当下人情世故的一种反思。
尾联“槛外愁听秋色里,雁行风断别离声。”将场景转换至庙宇之外,通过秋色与雁行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远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受着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某种连接,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也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与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酬李穆见寄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