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醴 陵 客 店 宋 /刘 克 庄 县 郭 依 稀 隔 渡 头 ,解 鞍 来 倚 店 家 楼 。已 攀 桂 树 吟 招 隐 ,因 看 梅 花 赋 远 游 。市 上 俚 音 多 楚 语 ,桥 边 碧 色 是 湘 流 。直 南 乡 国 三 千 里 ,目 送 羁 鸿 起 暮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店家(diàn jiā)的意思:指商店的经营者或店主。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羁鸿(jī hóng)的意思:指被羁绊的鸿雁,比喻受到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解鞍(jiě ān)的意思:解下马鞍。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目送(mù sòng)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南乡(nán x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乡村,也用来比喻远离中央政权的地方。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湘流(xiā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不断流动,形容事物不停地变化。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直南(zhí nán)的意思:指南方直线南行。
- 翻译
- 县城依稀可见对岸渡口,我解下马鞍靠着旅店的高楼。
已经登上桂花树吟诵招隐诗,又看着梅花写下远游的篇章。
集市上的方言多是楚地语音,桥边的碧绿流水源自湘江。
向着正南方的故乡眺望三千里,目送归雁在傍晚引发无尽忧愁。
- 注释
- 县郭:县城。
依稀:模糊不清。
渡头:渡口。
解鞍:卸下马鞍。
桂树:桂花树,象征隐逸生活。
吟:吟诵。
招隐:召唤隐士。
赋:写作。
远游:远方旅行。
俚音:方言。
楚语:楚地的方言。
碧色:绿色。
湘流:湘江的水流。
直南:正南。
乡国:故乡。
羁鸿:离群的鸿雁。
暮愁:傍晚的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醴陵客店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景,旅人在一个偏远的客店里停歇,周围是模糊的城郭和河流,环境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孤独。
"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他或许正在寻找灵感,或是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桂树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着高洁和坚强。
"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 这两句则描绘了客店周围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景观。俚音即地方口音,楚语可能指的是当地特有的语言风格;而桥边的碧水,则是对湘江水色的描写。
"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羁鸿指的是被扣留的旅人或是被束缚的事物,这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的不自由和对归途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色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以及他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郑主簿泰兴解官归四明
师友于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著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