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寒炉(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刻漏(kè lòu)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比喻光阴易逝。
侍立(shì lì)的意思:指侍候在旁边等候或侍奉旁人。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仙台(xiān tái)的意思:指高大、雄伟的台地或高台。
相怜(xiāng lián)的意思:相互怜悯、同情对方的困境或不幸。
销刻(xiāo kè)的意思:销毁、抹去、删除
小童(xiǎo tóng)的意思:小童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也可以指年轻的人。
御苑(yù yuàn)的意思:指皇帝的花园或皇家园林,也用来比喻权势高强的人所掌控的地方。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春夜闭门独处的情景。首句“闭门春夜烛花偏”,以蜡烛在静夜中闪烁,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对拥寒炉久未眠",通过寒炉烘托出诗人难以入眠的思绪,显示出夜晚的寂静和深沉。
接下来,“沉水旋添销刻漏”写诗人凝视着时间流逝,沉香木制成的计时器(刻漏)声声滴答,更显孤独无绪。“綵毫频染动云烟”则借笔墨飘洒,寓言诗人心中的情感如云烟般难以捉摸,也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
“天连御苑钟初尽,露下仙台月尚悬”描绘了窗外景色,宫苑的钟声已停,但月亮依然高挂,这画面既显宁静又带有一丝凄清,暗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遥想或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侍立小童浑不厌,晚来衣薄坐相怜”,通过描写身边的小童虽疲倦却毫无厌倦,默默陪伴,以及诗人对自己衣衫单薄的自怜,流露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诗人对孤独的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联句时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方伯谏还闽
方生手指幔亭霞,咳唾落地生莲花。
懒作豪门贵公子,欲从仙姥问丹砂。
风前落笔啼诗鬼,腰下常携三尺水。
二樵春暖牵□来,拾起琼芝满筐紫。
南中介胄竞邀欢,角巾长啸游军门。
一片玄云生盾鼻,坐令壁垒蛟螭盘。
营前杨柳吹烟缕,画角声中落花度。
流莺唤起故山情,袖却清风出门去。
吾闻武夷之峰青六六,青溪九曲飘寒玉。
归去凌泉洗白云,渐看华发生新绿。
艳曲为卢一清作
君家闾门下,妾家越城南。
特底结同心,凤凰玳瑁簪。
为欢日渐深,与郎相尔女。
不解学吴侬,教郎作乡语。
雕阑行采花,唤郎为正钗。
风吹石榴裙,露侬金缕鞋。
漫整绣罗襦,满袖氤氲香。
不识鸳鸯鸟,含娇笑问郎。
由黄龙洞越大小石楼登飞云顶
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
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脩。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
午始历翠壁,时复憩丹丘。
既登危峰顶,迥与青云浮。
长啸划霄汉,俯身摘斗牛。
群山既历历,远江亦悠悠。
览胜结遐想,观逝动烦忧。
不能保百龄,何用图千秋。
誓将申独往,乘云恣遨游。
美人倘我邀,大药幸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