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之洞联》
《挽张之洞联》全文
清 / 林鹍翔   形式: 对联

朝内赓歌扬拜,不乏耆贤,惟我公阐发新知,读上下劝学两篇,济世匡时伟论

平事业勋猷,都饶书味,厥志在保存国粹,看几许过江名士横经洒泪斯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保存(bǎo cún)的意思:保留、保管、保护事物以防丢失或损坏

不乏(bù fá)的意思:表示不缺少、不乏有。

阐发(chǎn fā)的意思:详细解释、阐明。

赓歌(gēng gē)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诗文悠扬的歌曲或文辞。

国粹(guó cuì)的意思:指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最优秀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成就。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横经(héng jīng)的意思:指横跨经度,横贯东西。

济世(jì shì)的意思: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人民。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匡时(kuāng shí)的意思:纠正时弊,挽救时局。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平事(píng shì)的意思:平事指的是处理事情时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劝学(quàn xué)的意思:激励他人勤奋学习。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耆贤(qí xián)的意思:指年纪很大而且有智慧、经验丰富的人。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书味(shū wèi)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内涵。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伟论(wěi lùn)的意思:指具有伟大意义或重大影响力的论述或观点。

济世匡时(jǐ shì kuāng shí)的意思:指为了造福社会、挽救危局而施展智慧和才能,帮助人民度过困难时期。

鉴赏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张之洞的贡献与影响。上联“朝内赓歌扬拜,不乏耆贤,惟我公阐发新知,读上下劝学两篇,济世匡时钦伟论”中,“朝内赓歌扬拜”描绘了张之洞在朝廷内的崇高地位和受到的尊敬,“耆贤”指德高望重的贤能之人,暗示张之洞周围聚集了许多杰出人才。“惟我公阐发新知”,表明张之洞不仅是一位传统学问的继承者,更是一位勇于创新的思想家,通过阅读《上下劝学》两篇,展现出其对社会进步的深刻见解和远见卓识。“济世匡时钦伟论”则表达了对张之洞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国家治理和时代进步的伟大论断的钦佩。

下联“生平事业勋猷,都饶书味,厥志在保存国粹,看几许过江名士,横经洒泪哭斯文”进一步阐述了张之洞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他的事业充满了书卷气,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保护意识。面对过江名士,他可能感到了文化的传承压力,甚至流露出对文化衰落的忧伤之情。整体来看,这副挽联既是对张之洞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对国家、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贡献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林鹍翔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踏莎行

黑夜庄严,白天明爽。只愁没个閒人赏。

夜中那解认孤坟,朝来依旧撄尘网。

以后从前,忧劳鞅掌。当头美景难虚放。

高冈独立夜沈沈,纵声狂笑长天响。

(0)

惜红衣.和白石韵同古微

倚梦灯孤,笼香袖薄,醉销寒力。

鬓影长低,羞窥镜菱碧。

燕歌调苦,犹未抵、皋桥羁客。牢寂。

翻羡庾郎,得安巢栖息。红尘紫陌。

珂佩音沈,和烟乱愁藉。江头桂棹去国。几南北。

风宿水餐滋味,沙上冷鸥曾历。

劝钓竿休放,须有夕阳山色。

(0)

塞下曲·其三

匹马沙场唤斗来,三时杀气贯重围。

翻身一箭穿双鹗,追骑如云尽却回。

(0)

庭中有胡桃树一株方夏为细虫食叶濯濯可念既而有萌至秋反成新绿他树憔悴此独蓊然因题三绝句·其二

誉树从来誉绿阴,婆娑也复见阴森。

如闻老树为人语,赖是虫来不食心。

(0)

岁暮閒居十首·其三

摊书曝背小窗中,间研冰开宿火融。

偶好器之真铁汉,兼评庞统半英雄。

道存一室安能扫,世乱歧途只益穷。

弃置墙东君莫问,年来筮易总成蒙。

(0)

富阳城晚眺

浙西天漠漠,片雨富阳城。

远嶂千鬟妙,长江一掌平。

风樯争薄暮,烟柳报清明。

乡思萦覃葛,萋萋草又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