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放则留,无垂不缩。分若抵背,合还并目。
《诗》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的笔墨运用,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向展右背,长伸左足”开篇就以生动的姿态描写了笔在纸上的流转,每一个字形都如同舞蹈般优雅而有力。"峻角一支,潜虚半腹"则展示了书法中线条的刚柔并济,以及对空间处理的巧思。
“已放则留, 无垂不缩”表达了书写时的控制与节制,每一个笔画都恰到好处,没有多余。"分若抵背,合还并目"形象地说明了字里行间的密切关联和结构之美。
“似侧映斜,似斜附曲”则描绘出了书法作品中的平衡与对称,以及线条流动时所展现出的柔和美感。"覃精一字,工归自得"表明了作者对于每一个细节的精心雕琢,以及作品完成后的满意与成就。
“盈虚统视联行,妙在相承起伏”总结了整个书法艺术的韵味和内涵,是对笔墨流转、空白处理以及整体布局的高度赞美。这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欣赏,也是对一位大师创作过程与作品成果的深切理解。
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刻认识和无限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奉和
自昔支离畏作官,只今犹望一枝安。
饱知时态病良已,心喜故人盟未寒。
所至军书销日月,几回戎马污衣冠。
公归定有安边策,不学愚夫静处看。
游西池归
偶为池上游,入郭天尚早。
香尘入晚雾,柳色映驰道。
我马亦未疲,归路贪月好。
还舍了无事,百念纷未扫。
近店酒可沽,重当为君讨。
题李伯时维摩画像图
老松搀天四无壁,小庵不劳容一室。
野竹入户芭蕉肥,下有无言病摩诘。
文殊妙对亦未真,身如浮云那得亲。
惊倒同行问话人,彼上人者何所云。
龙眠好事笔有神,不避世间狐兔群。
扫渠胸中千斛尘,多口阿师闻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