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独 孤 中 丞 游 法 华 寺 唐 /皇 甫 冉 谢 君 临 郡 府 ,越 国 旧 山 川 。访 道 三 千 界 ,当 仁 五 百 年 。岩 空 驺 驭 响 ,树 密 旆 旌 连 。阁 影 凌 空 壁 ,松 声 助 乱 泉 。开 门 得 初 地 ,伏 槛 接 诸 天 。向 背 春 光 满 ,楼 台 古 制 全 。群 峰 争 彩 翠 ,百 谷 会 风 烟 。香 象 随 僧 久 ,祥 鸟 报 客 先 。清 心 乘 暇 日 ,稽 首 慕 良 缘 。法 证 无 生 偈 ,诗 成 大 雅 篇 。苍 生 望 已 久 ,回 驾 独 依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彩翠(cǎi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的宝石或鸟羽毛。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当仁(dāng rén)的意思:指在应尽的职责或义务面前,毫不推辞,毫不犹豫地主动担当起来。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古制(gǔ zhì)的意思:古代的制度、风俗或规矩。
会风(huì fēng)的意思:指人具备了一定的风度和气质,懂得与人交往和处事的技巧。
回驾(huí jià)的意思:指回头驾车,表示改变原定方向或主张。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郡府(jùn fǔ)的意思:指官僚机构,特指地方政府。
君临(jūn lín)的意思:君主、帝王统治、统治权力。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空壁(kōng bì)的意思:指空无一人的房屋墙壁,比喻没有人居住或没有人经营的地方。
良缘(liáng yuán)的意思:良好的缘分或姻缘。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旆旌(pèi jīng)的意思: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千界(qiān jiè)的意思:形容事物之多样、丰富、广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生望(shēng wàng)的意思:指生活的希望和期望。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香象(xiāng xiàng)的意思:形容某人的名声好,声誉远播。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雅篇(yǎ piān)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文章的风格优美、格调高雅。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驺驭(zōu yù)的意思:掌握、驾驭
三千界(sān qiān jiè)的意思:指人生的各个领域、境界或阶段。
- 注释
- 临:莅临,来到。
越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
三千界:佛教术语,指宇宙的各个层次。
当仁:担当仁德之事。
岩空:空旷的山岩。
阁影:阁楼的倒影。
稽首:古代的一种敬礼。
回驾:回归,返回。
- 翻译
- 感谢您莅临郡府,这里是越国古老的山水之地。
您探寻佛法于无尽的三千世界,仁德深厚已达五百年。
山岩间马车声回荡,树木密集旗帜相连。
阁楼倒映空中墙壁,松涛声与泉水声交织。
打开门迎接初始之地,凭栏远眺连接众天边。
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春光洒满楼阁,古制楼台尽显。
群峰竞相展示翠绿,山谷汇聚风烟之姿。
香象随僧长久,吉祥的乌鸦预示着客人的到来。
在闲暇的日子里,我以清净之心欣赏这一切,仰慕美好的缘分。
佛法的证悟凝结为无生之歌,我的诗篇融入了高雅的格调。
百姓长久期盼,您的回归如故,令人欣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古朴,充满了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景的赞美。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 开篇便是对友人临幸之地的感谢,以及对古老山川的眷恋之情。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让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穿行于历史悠久的越国山水之间。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邃和广博的探求,以及对于仁义之道历经五百年的传承与尊崇。在这里,诗人通过数字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庄重感。
"岩空驺驺响,树密旆旌连。" 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细腻,岩石间回音的“驺驺”与林木间叶片相互连接的“旆旌”,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寺院建筑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阁影”悬挂在空中的墙壁上,与“松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诗人通过对寺院之门的描写,表达了从尘世到达精神净土的愿望。“伏槛”一词则增加了一种神秘与庄严的氛围。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享受,以及对于古老建筑风格的赞赏。春光充盈,楼台依旧,这是一幅时间静止的画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这两句描绘了山川间竞相展示其绿色与美景,以及谷中风云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也是他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寺院中的和谐场景。“香象”与“祥乌”,一方面表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平和、吉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心境下,享受闲适时光,同时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纽带的怀念,这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法證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深入探究并达到了某种境界,以及完成了一首超脱世俗、达到高雅境界的诗歌。这既是对自己的修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这次游历体验的一种总结。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诗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远古岁月的向往,以及在结束一段旅行之后,又回到孤独自我的状态。这不仅是诗人旅途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与自然、历史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佛教哲学的探讨,更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展露,是一篇融合了山水田园、佛理禅意和个人情怀于一体的优秀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