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禅房十事·钵盂》,是宋代禅师释绍昙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僧侣生活中对钵盂的使用,形象生动。"做处全无渗漏",意指僧人在日常饮食中,无论是盛饭还是饮水,都要求心境清净,无丝毫杂念;"用时开口向天",象征着僧人对食物的谦卑接受,如同向天感恩,体现了佛教的简朴和敬畏之心。"尽大地人饫饱",言及僧人的食物虽简单,却足以满足众生的口腹之欲;"只图个不知恩",则表达了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忘我,不求回报,只希望人们在享用后能忘记他们的付出,达到忘恩的境地,体现出佛教的无私与奉献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寓教于物,富有深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芊子戈续歌
芊子名婴见《汉志》,一十八篇成往事。
儒家者流书不传,得此一歌犹快意。
内业六韬名目连,想见谈兵铸兵器。
造字古文书作造,《说文》可证神通寺。
楚王授师不到鲁,鲁亦无闻羊舌至。
芊子七十子之徒,宁无手泽存遗地。
周公庙侧土花香,宵光尚带英雄气。
此戈不与正师同,二千年上贤人制。
内倍胡三援四之,考工尺寸无殊异。
好与周公负扆图,精灵永寿人间世。
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车作舟行三十里赋诗纪事
少年尚意气,到处学游仙。
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
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
壮志凌山岳,雄襟贯百川。
古人难行路,我意殊不然。
策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
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渊。
茫茫围天住,浩浩渺无边。
征车息古寺,借榻且迁延。
寺僧为我说,前流难寻沿。
五龙新决口,柳沟势相连。
欲渡无舟楫,不如且言旋。
踌躇正乏策,夜雨复连绵。
点点滴心上,客况倍忧煎。
秋虫声唧唧,若亦为予怜。
辗转不成寐,起坐看云天。
朝聚土人谋,不惜杖头钱。
沽酒供一醉,聊作欢喜缘。
土人俱踊跃,愿共涉沦涟。
旋即驾我车,驱之入清泉。
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
马亦奋两耳,努力渡云烟。
以车代舟筏,居然行之便。
途长马力乏,车内水涓涓。
喘息复前征,飘飘到陌阡。
仆人长叹息,此行尚勉旃。
我唯顾之笑,水下尽原田。
并无蛟龙窟,何必畏其颠。吁嗟乎!
人世风波险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牵。
似此清流殊不恶,相对长吟《秋水篇》。
《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车作舟行三十里赋诗纪事》【清·徐基(立山)】少年尚意气,到处学游仙。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壮志凌山岳,雄襟贯百川。古人难行路,我意殊不然。策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渊。茫茫围天住,浩浩渺无边。征车息古寺,借榻且迁延。寺僧为我说,前流难寻沿。五龙新决口,柳沟势相连。欲渡无舟楫,不如且言旋。踌躇正乏策,夜雨复连绵。点点滴心上,客况倍忧煎。秋虫声唧唧,若亦为予怜。辗转不成寐,起坐看云天。朝聚土人谋,不惜杖头钱。沽酒供一醉,聊作欢喜缘。土人俱踊跃,愿共涉沦涟。旋即驾我车,驱之入清泉。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马亦奋两耳,努力渡云烟。以车代舟筏,居然行之便。途长马力乏,车内水涓涓。喘息复前征,飘飘到陌阡。仆人长叹息,此行尚勉旃。我唯顾之笑,水下尽原田。并无蛟龙窟,何必畏其颠。吁嗟乎!人世风波险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牵。似此清流殊不恶,相对长吟《秋水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467c6e5097549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