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力(bìng lì)的意思:指多个人或事物共同努力,合力完成一件事情。
虎踞(hǔ jù)的意思:指虎在山林中踞坐,形容势力强大、地位稳固。
环天(huán tiān)的意思:环天指的是环绕在天空中,形成一个圆环的景象。它比喻某种形式的壮丽或壮观。
借寇(jiè kòu)的意思: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六师(liù shī)的意思:指六个教师,也可指六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石城(shí chéng)的意思:石头建成的城堡,比喻坚固牢固的防御工事。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天阙(tiān què)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天子的居所。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无战(wú zhàn)的意思:没有战争。形容国家间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向者(xiàng zhě)的意思:指向某个方向或者目标前进的人或事物。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可怜生(kě li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生活艰难。
万岁千秋(wàn suì qiān qiū)的意思:形容希望某事物能长久、永恒。
- 注释
- 已守:已经防守。
台城:古代南京的城池。
石城:又名石头城,也是南京的别称。
并力:合力。
分营:各自设营。
六师:六军,指朝廷的主力军。
环天阙:环绕皇宫。
一垒:一个军事据点。
借寇兵:被敌人占据。
向者:从前。
王苏:虚构的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有远见的人。
俱解此:都明白这个道理。
隗协: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无辜受难者。
可怜生:可怜的生命。
虎踞: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像老虎盘踞。
浑堪倚:完全值得依赖。
万岁千秋:永远、长久。
战争:冲突、战斗。
- 翻译
- 已经守住了台城和石城,不知是联合还是各自为营。
朝廷军队只在京城周围布防,实际上让敌人轻易占领了要塞。
从前王苏他们都明白这一点,隗协的无辜遭遇实在令人同情。
如果说是依靠虎踞之地就能安心,那么万世太平,再无战事。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氛围的诗句,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已守台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营。" 这两句描写了军队已经占据了坚固的城堡,但不知道是集中兵力还是分散布防。这里传达了一种边塞战事的紧张气氛。
"六师只遣环天阙,一垒真成借寇兵。" 这两句则描绘出大军集结,仅派遣一部分围守天险之地,而实际上是依靠敌军的力量来巩固防御。这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环境的渴望。
"向者王苏俱解此,冤哉隗协可怜生。" 这两句提及前人如王、苏等都曾领悟这一战略,但现在却是冤狱连连,令人悲哀。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认同,也流露出对于战争造成的人命损失和冤案的同情。
"若言虎踞浑堪倚,万岁千秋无战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像老虎守护山川一样,能够长久享有太平盛世,不再有战乱。这反映了诗人的和平理想和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战争场面和对比历史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战争无尽苦难的深刻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使臣怀饯席,亚尹有前溪。
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
泉声喧暗竹,草色引长堤。
故绛青山在,新田绿树齐。
天秋闻别鹄,关晓待鸣鸡。
应叹沈冥者,年年津路迷。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
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
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
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吐蕃党舍人临刑
生死谁能免,嗟君最可怜。
幼男犹在抱,老母未终年。
为复冥徒任,为当命合然。
设将泉下事,时向梦中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