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七日望》
《正月十七日望》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五过月始圆,影依珠树斗韶妍。

拈毫识得姮娥意,巧作元宵两度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过月(guò yuè)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比喻时间如同流水般飞逝。

拈毫(niān háo)的意思:指拿起毛笔。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五都(wǔ dōu)的意思:指五种权力集中的地方。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珠树(zhū shù)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或事物优美出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正月十七日月亮圆满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物的和谐之美。

首句“三五都过月始圆”,点明了时间是在农历十五之后,月亮逐渐圆满的过程。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古人常以此指代满月。“都过”则强调了从新月到满月的时间跨度,表现出月亮由缺至圆的变化过程。

次句“影依珠树斗韶妍”,将月光比作依附在珠树上的光影,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树木上,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富有生机的美。这里的“珠树”可能象征着树木在月光下的晶莹剔透,也暗含了月光如珍珠般珍贵和美丽。

第三句“拈毫识得姮娥意”,运用了神话中的嫦娥形象,暗示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仿佛理解了月亮背后的故事或情感。这里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巧作元宵两度连”,将月圆与元宵节联系起来,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与团圆和美好愿望相关联。此句不仅赞美了月亮的圆满,还寄托了对人间团圆和幸福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话故事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答欧子建

水上茅堂竹树遮,美人相遇赠瑶华。

朱弦不作里中曲,彩笔曾生梦里花。

一别屋梁惟落月,几回江口泛孤槎。

问君诗卷相携后,染得春山几片霞。

(0)

杂兴·其六

凉风日夕至,吹我瑶石台。

严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

俯视见流光,忽然动中怀。

寂寞天华宫,岂无歌舞来。

焉见安期生,羽衣变寒灰。

(0)

失题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

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期我春风时,春风期已迫。

人生几何时,晷运如过隙。

(0)

留别林君卫·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

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0)

题湘江秋霁图·其三

数间茅屋掩秋村,地回从无车马喧。

自是独醒人共弃,非关日午不开门。

(0)

上九峰泷

水声高似雨,日断几回魂。

船向半空立,烟盘群鬼喧。

浮生馀病骨,愁绪起秋原。

履险韩祠在,忠诚不易言。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