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赵 二 侍 御 使 西 军 赠 两 省 旧 僚 之 作 唐 /张 九 龄 石 室 先 鸣 者 ,金 门 待 制 同 。操 刀 尝 愿 割 ,持 斧 竟 称 雄 。应 敌 兵 初 起 ,缘 边 虏 欲 空 。使 车 经 陇 月 ,征 旆 绕 河 风 。忽 枉 兼 金 讯 ,非 徒 秣 马 功 。气 清 蒲 海 曲 ,声 满 柏 台 中 。顾 己 尘 华 省 ,欣 君 震 远 戎 。明 时 独 匪 报 ,尝 欲 退 微 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台(bǎi tái)的意思:柏木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柏台指的是柏木制成的平台或台阶。成语柏台比喻高位,权势等。
边虏(biān lǔ)的意思:指边境上的敌人,也泛指邻国的敌人。
称雄(chēng xió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在一定领域内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能够战胜其他竞争者,稳坐霸主地位。
持斧(chí fǔ)的意思:手持斧头。形容人有能力有决心,准备行动。
初起(chū qǐ)的意思:刚开始形成或出现。
待制(dài zhì)的意思:等待制作或制定。
非徒(fēi t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顾己(gù jǐ)的意思:顾念自己的利益或安危,不顾他人。
海曲(hǎi qǔ)的意思: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华省(huá shěng)的意思:华丽的省略
兼金(jiān j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宝贵的品质或才能。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秣马(mò mǎ)的意思:指给马匹喂食,比喻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条件。
蒲海(pú hǎi)的意思:蒲海指的是一种水草茂盛的湖泊,用以比喻广阔的水域。
使车(shǐ chē)的意思:指掌握权力,有使唤别人的能力。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台中(tá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正中央或重要位置。
微躬(wēi gōng)的意思:微躬是指微小的躬身行礼,表示非常恭敬地向人行礼。
先鸣(xiān míng)的意思:先行一步,先发制人。
应敌(yìng dí)的意思:应对和应付敌人或困难。
缘边(yuán biān)的意思:指与边界有关的缘分或关系。
远戎(yuǎn róng)的意思:指远方的戎族,泛指来自边远地区的敌人或异族。
征旆(zhēng pèi)的意思:指军队行进时所用的旗帜和旗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观场景,通过对石室和金门守卫者的描写,展现了军中将士们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情形。诗人以“石室先鸣者”开篇,指的是最早响起警报的人,他们如同晨钟夜鼓,提醒着边塞的守卫者准备战斗。而“金门待制同”,则是形容将领们在金光闪闪的大门前等待命令,与士兵们一同准备作战。
接下来的两句“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更是直接描绘了士兵们手握武器,渴望战斗、展示勇猛的场景。这里的“愿”字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而“竟”则突显出他们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
诗人随后转向战争的情势:“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初期对抗的情形,以及对边境安全的担忧。这里的“虏”字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常常威胁着中原王朝的边疆。
接着,“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这两句则是描写战事频仍、军队行进的情景。诗人用“陇月”和“河风”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边塞戍守的孤独与苍凉。
而在“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这两句中,“枉”字指的是战鼓或其他金属制成的战争工具,而“金讯”则是军中传递命令的声音。诗人强调,这种声音并不是仅用于驱使战马(秣马),而是在宣告着更为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随后,“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宁静与壮丽。这里的“蒲海”是指边塞的广阔草原,而“柏台”则可能是某个军事要塞或瞭望台。
最后,“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功绩的回顾和对君主震慑敌人的喜悦。这里的“尘华”指的是世俗的繁华,而“远戎”则是遥远的边疆。
整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节奏,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胜利的期待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均父约去年十月还襄阳今已二月矣尚未闻汉上消息因诵旧寄渠诗二首用其韵寄之·其一
闻道祁阳已赐环,春来何事未言还。
移书汉上二三友,寄梦湖南千万山。
顾我幸缘樗散老,知侬真坐虎文斑。
归来此度心应死,不待丸泥封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