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空寒欲滴,映日暖还飘。
窅窅猿啼暝,翩翩鹤去遥。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改色(gǎi sè)的意思: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映日(yìng rì)的意思:映照着太阳的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美丽动人。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此诗描绘了西山远翠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首句“万古不改色”开篇即赋予了西山一种永恒的魅力,强调其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接着,“千寻翠黛饶”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西山的郁郁葱葱,仿佛连绵的翠绿如同浓墨重彩一般铺展在眼前。
“染空寒欲滴,映日暖还飘”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西山的景色赋予了动态感。清晨的寒气似乎能凝结成水珠,傍晚的阳光则让山色变得温暖而飘渺,生动地描绘了不同时间下西山的不同风貌。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无穷,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窅窅猿啼瞑,翩翩鹤去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夜幕降临,山间传来猿猴的啼声,显得格外凄清;而远处,白鹤翩翩起舞,渐渐远去,留下一片宁静与深远。这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增添了诗歌的生机与灵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望中天路近,飞佩入烟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站在西山之上,仿佛能感受到通往天际的道路近在咫尺,而佩戴着仙人的象征物,似乎能够穿越云霄,达到心灵的彼岸。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山远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