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彼而习此,养骍安问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子 思 以 卷 来 见 宋 /梅 尧 臣 明 珠 与 翡 翠 ,中 国 反 好 之 。诗 书 出 邹 鲁 ,诵 学 无 蛮 夷 。服 彼 而 习 此 ,养 騂 安 问 犁 。古 者 耕 钓 士 ,处 心 殊 处 卑 。譬 彼 乃 可 语 ,吾 病 强 扶 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心(chǔ xīn)的意思:用心、用功、专心致志。
钓士(diào shì)的意思:指用钓鱼的方式来捕捉人才,比喻通过巧妙的手段吸引和挖掘人才。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耕钓(gēng diào)的意思:指农民在田间劳作,勤劳耕种和钓鱼,形容人勤劳努力,兼顾多种事务。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乃可(nǎi kě)的意思:可以、能够
强扶(qiáng fú)的意思:用力扶持、支持。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 翻译
- 明珠和翡翠,中国自古崇尚。
诗书源于鲁地邹,不分蛮夷皆诵读。
接受外来文化,学习本土技艺,
耕读之士,心态平和而地位不高。
若能理解此理,我则无需勉强引导。
- 注释
- 明珠:珍贵的珍珠。
翡翠:绿色宝石。
中国:指古代中国。
反好之:非常珍视。
诗书:诗歌和儒家经典。
邹鲁:古代鲁国和邹国,文化繁盛之地。
蛮夷:古代对非华夏民族的称呼,这里泛指所有人。
服彼:接受外来。
习此:学习本土。
骍:红色的马,象征美德。
犁:农具,耕地。
耕钓士:耕田垂钓的读书人。
处心:心态。
殊:特别。
卑:低微。
譬彼:比如这样。
乃:就。
可语:可以交谈。
吾病:我所忧虑。
强扶持:强行引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僧子思以卷来见》,主要表达了对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的赞赏。首句“明珠与翡翠,中国反好之”运用比喻,将明珠和翡翠比作珍贵的文化,强调了中国对于外来优秀文化的接纳和珍视。接着,“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学术知识,都源自鲁地(古代文化中心),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都能广泛学习。
诗人认为,通过接受并实践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学问,人们可以提升自我,如“服彼而习此,养骍安问犁”,意指通过学习,人的修养如同良马般得到提升,不再局限于农耕工具(犁)的使用。接下来,“古者耕钓士,处心殊处卑”提到古人即使从事简单劳动,如耕钓,也保持高尚的心境,这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譬彼乃可语,吾病强扶持”表达了诗人对僧子思带来卷轴的回应,认为他的行为值得称赞,因为他的行动能启发他人,自己则感到需要更多地支持和引导这样的交流。整首诗寓含了对文化交流的推崇和对个人修养提升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