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之宫植以桑,孟轲举此助谈王。
- 翻译
- 在五亩大的庭院里种植桑树,孟子以此为例来阐述他的王道思想。
庭院前的浓密树荫有什么深意,它揭示了治理国家的深远智慧和内涵。
- 注释
- 五亩之宫:五亩大小的庭院。
植以桑:种植桑树。
孟轲:孟子,儒家重要人物。
助谈王:用来讨论或阐述王道(儒家理想的政治秩序)。
轩前:庭院前。
蒙密:茂密的树荫。
知何意:有什么深意。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滋味长:蕴含的道理深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侗的作品,名为《柘轩(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情感。
“五亩之宫植以桑”一句,直接描写了一个场景:在一片占地五亩的宫殿周围种满了桑树。这里的“五亩之宫”可能是指一个较为幽静的居所,而桑树则常与养蚕、织丝等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
“孟轲举此助谈王”这句,则引出了历史上的孟轲(即孟子)和他的学说。孟轲是孔子的继承者之一,他的思想强调仁政与民本。在这里,诗人可能在借用孟轲之名,来探讨如何通过这种宁静的生活环境来辅佐国君的治理之道。
“轩前蒙密知何意”一句,继续描述景象,轩指的是车前的遮阳或装饰物,这里的“蒙密”则描绘出一种被树叶覆盖得严实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色,似乎在询问这样的环境中隐藏着什么样的意境或情感。
最后,“要见经纶滋味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和思考过程的深刻体验与享受。“要见”意味着希望能够窥视到更深层次的真理,而“经纶”则指的是古籍中的经典之学。整句话传递出一种渴望从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中汲取知识和滋味,享受这种过程带来的长久愉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畅当赴山南幕
含情脱佩刀,持以佐贤豪。
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劳。
事将名共易,文与行空高。
去矣奉戎律,悲君为我曹。
伦开府席上赋得咏美人名解愁
不敢苦相留,明知不自由。
嚬眉乍欲语,敛笑又低头。
舞态兼些醉,歌声似带羞。
今朝总见也,只不解人愁。
洛阳道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