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伯氏(bó shì)的意思:指以伯父自居,傲慢自大的人。
不俗(bù sú)的意思:不平凡,出众,不寻常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经始(jīng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日报(rì bào)的意思:指每天出版的报纸,报道当天的新闻和信息。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志愿(zhì yuàn)的意思:指自愿、主动地做某事,表达出积极、热情、无私的精神。
转烛(zhuǎn zhú)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自经(zì jīng)的意思:自己修养,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 翻译
- 从前听说王子猷,借住的地方也种竹。
这竹子确实惹人喜爱,人与它一样清雅不凡。
伯氏虽然贫穷瘦削,连顿饭都吃不饱肉。
他在厅堂前亲手种植,守护这片无尽的绿色。
一年官职占去大半,剩下的日子像蜡烛快速燃烧。
期待竹子长大,那时孩子已能牵着回家。
如何才能享受它的清凉,满足我心中的愿望。
想必会麻烦那里的乡亲,每日报平安的消息。
- 注释
- 昔闻:过去听说。
王子猷:晋代名士。
借宅:借住。
种竹:种植竹子。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固:本来。
可喜:令人欢喜。
人亦:人也。
清不俗:清高不俗气。
伯氏:指伯父。
贫而癯:贫穷且瘦弱。
一饭不饱肉:连顿饭都吃不到肉。
堂前:厅堂前。
自经始:亲自开始。
护此:守护这些竹子。
无尽绿:无边的绿色。
一官岁强半:官职占据了一年的大半时间。
馀日:剩余的日子。
如转烛:像快速燃烧的蜡烛。
长稚子:长大的孩子。
牵归毂:牵着回家。
何由:如何能够。
嘉荫:美好的阴凉。
偿我志愿足:满足我的愿望。
彼邦人:那里的乡亲。
日报平安幅:每日报告平安的信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洪迈所作的《清閟堂》,诗中讲述了王子猷(王徽之)的典故,他不仅喜欢竹子,还曾在借住的宅院中种植,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诗人接着描述了主人伯氏虽然贫穷但志向清高,自己亲手在堂前种植竹子,期待它们长大,希望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然而,岁月匆匆,官职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光,剩下的日子如同蜡烛般短暂。他期待竹子能为他带来荫庇,实现他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远方的人能常常报以平安的消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
丛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