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径 山 西 寮 众 老 郎 请 赞 宋 /释 智 愚 霜 严 气 烈 ,山 空 月 明 。涵 养 有 得 ,划 削 不 平 。拈 起 则 佛 祖 不 识 ,放 下 也 草 木 争 荣 。捱 到 凌 霄 八 十 四 ,谁 知 名 重 九 重 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涵养(hán yǎng)的意思:
[释义]
(1) (名)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他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作宾语)
(2) (动)蓄积并保持(水分)。森林能涵养水源。(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涵(养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名重(míng zhòng)的意思:名声很重,声誉很高。
严气(yán qì)的意思:严厉的态度或气势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九重城(jiǔ zhòng ch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层次高,层次多,底蕴深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霜冻严寒,月光皎洁,映照在空旷的山间,显得寂静而深远。诗人通过“涵养有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认为万物都在默默积累和生长,即使面临削平的挑战,也能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的“拈起则佛祖不识,放下也草木争荣”,运用了禅宗的意象,暗示了修行者的心境——超脱世俗,物我两忘,连佛祖也无法辨识其境界,而放下执着后,连草木都能因他的心境而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挨到凌霄八十四,谁知名重九重城”,寓意着诗人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如同攀登山峰直至八十四岁高龄,无人能及。他的声名甚至超越了世俗的层级,如同九重城池般深沉厚重。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四
闽学追鲁邹,东宁昧如障。
当为延名儒,来兹开绛帐。
俾知道在迩,尊君与亲上。
子孝及父慈,友恭更廉让。
从兹果力行,诱掖端趋向。
其次论文章,经史为酝酿。
古作秦汉前,八家当醯酱。
制义本儒先,理明气欲王。
洗伐去皮毛,大雅是宗匠。
此地文风靡,起衰亦所望。
自伏虎坪至白鹿庵
积溜昨方静,欣看朝暾烘。
披衣启山窗,山色逾玲珑。
呼童蜡双屐,未老先扶筇。
危桥仄曲径,澄潭潋微风。
相依只舅甥,笑傲轻王公。
乍探蓬莱室,复叩梵王宫。
怪石踞虎豹,匹练飞长空。
悬磴三百级,步步凌云中。
小陂偶憩足,洗耳响潺淙。
千尺石笋绿,半岭山花红。
行行历崎岖,振衣入幽丛。
郁彼般石台,蠲洁无尘封。
天柱当其前,大涤后峙雄。
危石瞰平陆,幽兰间青菘。
白云迷远岫,涛声沸长松。
山僧尽忘机,兀坐对春融。
截竹引清涧,啜茗谭从容。
人生忽如寄,百岁会有穷。
戚戚将奚为,忙忙亦徒庸。
惜哉山水佳,啸傲输雷宗。
终当谢世鞅,卜筑九锁峰。
《自伏虎坪至白鹿庵》【清·钱佳】积溜昨方静,欣看朝暾烘。披衣启山窗,山色逾玲珑。呼童蜡双屐,未老先扶筇。危桥仄曲径,澄潭潋微风。相依只舅甥,笑傲轻王公。乍探蓬莱室,复叩梵王宫。怪石踞虎豹,匹练飞长空。悬磴三百级,步步凌云中。小陂偶憩足,洗耳响潺淙。千尺石笋绿,半岭山花红。行行历崎岖,振衣入幽丛。郁彼般石台,蠲洁无尘封。天柱当其前,大涤后峙雄。危石瞰平陆,幽兰间青菘。白云迷远岫,涛声沸长松。山僧尽忘机,兀坐对春融。截竹引清涧,啜茗谭从容。人生忽如寄,百岁会有穷。戚戚将奚为,忙忙亦徒庸。惜哉山水佳,啸傲输雷宗。终当谢世鞅,卜筑九锁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067c68882ed67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