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赋役(fù yì)的意思:指被迫承担繁重的劳动或责任。
符节(fú jié)的意思:指符箓、符咒,也泛指符纸、符材。比喻能够保佑人们平安、驱除邪恶的物品。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国法(guó fǎ)的意思: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渐濡(jiàn rú)的意思:指水渐渐湿润物体,比喻感染、影响的力量逐渐加深。
金户(jīn hù)的意思:指家境富裕、财富丰盈的家庭。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射虎(shè hǔ)的意思:指勇敢而有决断力的人,能够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和危险。
王泽(wáng zé)的意思:指因权势而得到的财富和地位。
信待(xìn dài)的意思:信任和等待。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诏条(zhào tiáo)的意思:指君主发布的法令或政令。
忠信(zhōng xìn)的意思:忠诚信义,指对事业、国家或朋友等保持忠诚和诚信的品质。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 翻译
- 皇命与符节贯穿古今,帝王恩泽浸润深远。
还未实行中原的税法,百姓仍能听到边远人的歌声。
金矿开采之地聚居着青莎河岸,猎虎士兵包围着黄叶树林。
我告诉湖南滩边的旅人,准备好以忠诚和信义等待命运的起伏。
- 注释
- 诏条:皇帝的命令或法令。
符节:古代传达命令的信物。
中国法:指中原地区的法律制度。
讴歌:歌唱,此处指民间对王恩的赞颂。
簇:聚集。
预将:预先准备。
忠信:忠诚和信义。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辰州》,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诏令与王恩的深远影响,展现了辰州地区赋役制度的施行以及当地民众对朝廷政策的感受。"诏条符节古连今"体现了历史传承,"王泽渐濡岂不深"表达了皇恩浩荡深入人心。"赋役未行中国法"暗示了地方特色,而"讴歌犹带远人音"则揭示了民众对新政策的接纳和异域文化交融。
"采金户簇青莎岸"描绘了矿工聚集的场景,"射虎兵围黄叶林"则可能暗指边防军营的风貌。最后两句"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诗人以亲切的口吻对辰州人民说,尽管变革在即,但忠诚与信义是不变的,他们应以积极态度面对未来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以及对民众心态的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民生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