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地(biàn dì)的意思:遍布整个地方,无处不在
得过(dé guò)的意思:指得到了一次胜利或者成功,但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应该保持谦虚。
登场(dēng chǎ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或特定场合中。
凫舄(fú xì)的意思:指人行走艰难,步履蹒跚。
公田(gōng tián)的意思:公共的土地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救弊(jiù bì)的意思:解决问题或困境,挽救危机。
民气(mín qì)的意思:指民众的情绪和心情。
气勇(qì yǒng)的意思:勇气十足,气概雄伟。
上农(shàng nóng)的意思:指追求高尚的农事工作,也可指追求卓越的农业技术或农业管理。
私斗(sī dòu)的意思:私下里争斗、私下里打架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问心(wèn xīn)的意思:指自问自答,心里明白。
无党(wú dǎng)的意思:没有党派归属,不偏袒任何一方
心得(xīn dé)的意思:指通过实践或体验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遗教(yí jiào)的意思:指留下的教诲或遗训。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梓桑(zǐ s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适应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分门别户(fēn mén bié hù)的意思:将事物按照不同的类别或门类进行划分,使其互相独立,各自有所归属。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癸丑三月任命龙溪县知事,视事日偶成》。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被任命为龙溪县知事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当地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思考。
首句“飞来凫舄入清漳”,以“飞来凫舄”比喻自己突然被任命为知事,进入清漳(漳水)之地,形象地表达了从外而来的任命感。接着,“遍地荆榛杂梓桑”描绘了当地环境的荒凉与萧条,荆棘丛生,与生长着的梓树和桑树形成对比,暗示了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私斗共誇民气勇,公田太息上农荒”两句,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私斗指的是民间的争斗,民气勇可能是指民众在困境中的坚韧不屈;而公田太息则反映了对政府未能有效管理公共土地,导致农业生产荒废的无奈与叹息。
“分门别户吾无党,救弊扶衰国有光”表明了作者个人的态度与立场,他强调自己不结党营私,而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国家恢复生机。这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最后,“此是紫阳遗教地,问心得过始登场”一句,将地点与朱熹(紫阳先生)的教诲联系起来,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儒家的道德与治国理念,实现社会的改良与进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实际行动中寻求内心感悟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也体现了其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精神,以及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