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古荒服,荐祼岂异礼。
共言唐法曲,岁久复惉懘。
百王(bǎi w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强大、无敌的力量。
常祀(cháng sì)的意思:经常祭祀祖先。
大孰(dà shú)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关系
登献(dēng xiàn)的意思:指上报或奉献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
洞照(dòng zhào)的意思:洞照指的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豆笾(dòu b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规模小、程度轻微。
法曲(fǎ qǔ)的意思:指官员或者学者以法度严肃对待曲艺活动,形容对待事物非常严谨、认真。
宫徵(gōng zhǐ)的意思:指古代音乐中的两个音阶,也比喻事物的变化。
国经(guó jīng)的意思:国家的经济状况或经济发展情况。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皇人(huáng rén)的意思:指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身份尊贵的人。
荒服(huāng fú)的意思:指衣冠不整,形容人的仪表不整洁。
居夷(jū yí)的意思:指某人在异地或外国居住、生活。
敬止(jìng zhǐ)的意思:极为尊重,对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敬意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陋邦(lòu bāng)的意思:指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方。
南面(nán miàn)的意思:指朝南的一面,也引申为指朝向权势者的一面。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人文(rén wén)的意思: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事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升歌(shēng gē)的意思:指高声歌唱,形容欢乐或庆祝的场景。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素王(sù w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加工的、原始的状态。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王宫(wáng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温厉(wēn lì)的意思:指温和和严厉并存,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严厉的一面。
文化(wén huà)的意思: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艺术形式、生活方式等的综合体。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一轨(yī guǐ)的意思:指只有一个途径或方法,没有其他选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于皇(yú huá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某人或某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远迩(yuǎn ěr)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远,指远方。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视。诗人通过描述在滇南古荒服之地,对古代帝王进行祭祀的情景,展现了对传统礼制的尊重和传承。诗中提到的“素王万世师”表达了对古代帝王作为道德典范的尊崇,“国经有常祀”则强调了国家对这些先贤的纪念和祭祀活动的常规性。
接着,诗人描绘了在王宫正南面进行祭祀时的庄重仪式,包括豆笾(祭祀用的器皿)的布置、威严的献祭过程以及音乐的和谐演奏。这些细节展示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秩序,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遵循。
诗中还提到了“唐法曲”,暗示了对唐朝音乐艺术的欣赏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衰微的感慨。诗人通过“陋邦何足徵,居夷圣所儗”这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应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体现了对圣人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诗人将话题转向了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日月”,象征着真理和智慧的永恒光芒,能够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叙秩敦彝伦,百王同一轨”这句话,诗人强调了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普遍性和一致性,以及它对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指导作用。
“邈哉天何言,悠悠政如此”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自然法则和宇宙真理的敬畏,以及对政治治理的深远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帝王的道德风范和国家的传统礼仪,也深刻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