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物诗·其七》
《齐物诗·其七》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歌泣(gē qì)的意思:指歌唱时泣不成声,形容非常悲伤。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蜃楼(shèn lóu)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景象。

无假(wú jiǎ)的意思:没有虚假、没有欺骗。

戏场(xì chǎng)的意思:指戏剧演出的场所,也比喻斗争、竞争的舞台。

应酬(yìng chóu)的意思:指社交场合中的应对和应答。

覆雨翻云(fù yǔ f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出众,可以像覆盖雨云一样,扭转局势,改变事物的发展。

鉴赏

这首诗以"覆雨翻云幻蜃楼"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如梦幻泡影般的景象,暗示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接下来的"人生何处说恩仇"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恩怨纠葛的深深感慨,认为在如此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恩仇之说显得尤为渺小和不确定。

"戏场亦有真歌泣"将人生的舞台比喻为戏剧,指出即使在看似虚幻的戏剧中,也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反映出人性的真实与复杂。"骨肉非无假应酬"则揭示了即使是亲人之间,也并非总是真诚相待,有时也会有虚伪的应对,这深化了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整体来看,俞樾的这首《齐物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表面与内心的复杂关系,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汴上观(一本有河冰二字)

九曲河冰半段来,严霜结出劲风裁。
非时已认蝉飘翼,到海须忧蚌失胎。
千里风清闻戛玉,几人东下忆奔雷。
殷勤莫碍星槎路,从看天津弄杼回。

(0)

阌乡寓居十首·闻提壶鸟

早于批鵊巧于莺,故国春林足此声。
今在天涯别馆里,为君沽酒复何情?

(0)

杂曲歌辞·长干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山,果然不知还。

(0)

杂曲歌辞·堂堂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懒整鸳鸯被,羞褰玳瑁床。
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0)

杂曲歌辞·携手曲

携手共惜芳菲节,莺啼锦花满城阙。
行乐逶迤念容色,色衰只恐君恩歇。
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0)

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
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