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二守许过新居》
《又次韵二守许过新居》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数亩蓬蒿古县阴,晓窗明快夜堂深。

也知卜筑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闻道携壶奇字,更因登木微音

相娱北户千顷直下都无地可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户(běi hù)的意思:指背叛朋友、出卖同伴。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登木(dēng mù)的意思:指人物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努力向上攀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明快(míng kuài)的意思:形容行动或言语干脆利落,快速明了。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微音(wēi yīn)的意思:微小的声音或音响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下都(xià dū)的意思:指帝王下令迁都或国都迁往他处。

相娱(xiāng yú)的意思:互相取乐、互相娱乐。

携壶(xié hú)的意思:指携带着酒壶,形容游客或行人带着行囊,四处游历。

真宅(zhēn zhái)的意思:真正的家宅,指真实、实在的住宅。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又次韵二守许过新居》。通过对诗句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

"数亩蓬蒿古县阴,晓窗明快夜堂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景象。"数亩蓬蒿"暗示了一片不大的荒地,而"古县阴"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晓窗明快夜堂深"表现出诗人清晨醒来时,外面的世界虽然已经光明,但室内仍旧保持着夜晚的深沉与宁静。

"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哲学。他认识到目前所居之地并非长久之计,所以他只是暂且安身,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 "闻道携壶问奇字"可能是指诗人在闲暇时刻,带着酒壶去询问或寻找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奥秘。而"更因登木助微音"则表达了他即便是在大自然中,也在努力捕捉那些细小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声音。

"相娱北户江千顷,直下都无地可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着北窗外江水浩瀚的美景,但即便是这样的景致,也无法让他们找到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宇宙以及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
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0)

红梅 十三

昭阳殿里醉春风,香隔琼帘映浅红。
翠袖拥云扶不起,玉箫吹过小楼东。

(0)

重过戴氏居 其二

矮篱编绿槿,小径入青桑。
屋绕河流润,门开竹色凉。
课儿书满架,留客酒盈觞。
西沼芙蓉美,南薰□□香。

(0)

红梅 十五

仙子归来逸兴赊,梦中犹说旧繁华。
春风转首情何已?
却向江南认杏花。

(0)

雨过 其一

雨过山光润,烟浮野色昏。
清泉流近砌,黄叶拥衡门。
世事凭谁论?
高情只自存。
忽思浣花老,又欲向东屯。

(0)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 其二

对镜多新白,怀人入远思。
山河犹汉魏,风俗想轩义。
小草铜驼恨,荒陵玉雁悲。
平生伊吕志,耕钓岂无为?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