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黄 熙 赴 韶 推 宋 /胡 寅 籯 金 不 取 义 方 严 ,孝 友 家 庭 岭 海 瞻 。力 古 共 推 经 笥 富 ,决 科 争 看 笔 锋 铦 。才 非 俗 契 心 难 展 ,清 畏 人 知 德 尚 潜 。鹏 翼 垂 天 终 九 万 ,固 应 凫 舄 未 能 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锋(bǐ fēng)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的笔尖,比喻文章或绘画作品的神韵和风格。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垂天(chuí ti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景象。
方严(fāng yán)的意思:形容态度严肃,举止庄重
锋铦(fēng xiān)的意思:形容锋利、尖锐。
凫舄(fú xì)的意思:指人行走艰难,步履蹒跚。
家庭(jiā tíng)的意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经笥(jīng sì)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有见识,能够明察秋毫。
决科(jué kē)的意思:指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士子的考试中,被考官判定为不及格。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鹏翼(péng yì)的意思:比喻伟大的力量或潜力。
契心(qì xīn)的意思:心灵相通,彼此默契
取义(qǔ yì)的意思:根据实际情况或需求选择适合的意义。
孝友(xiào yǒu)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善的品德。
义方(yì fāng)的意思: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知德(zhī dé)的意思:知道道义,明白仁义礼智的道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送给黄熙赴韶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黄熙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赏。首句“籯金不取义方严”,以比喻的方式赞扬黄熙坚守道义,不为金钱所动,显示出其严格自律的品格。接着,“孝友家庭岭海瞻”描绘了黄熙在家庭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形象,以及他在远方也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力古共推经笥富,决科争看笔锋铦”两句,赞美黄熙学识渊博,科举考试中笔下生花,显示出他的才华横溢。然而,“才非俗契心难展”暗示黄熙的才能并未被世俗所轻易理解,但他并不因此而轻易显露,保持了内心的谦逊。
最后,“清畏人知德尚潜”进一步强调黄熙的清廉美德,他深知真正的德行应深藏不露,引申出他对未来的期许——如同大鹏展翅,终将翱翔九万里,不会被暂时的困境所滞留,暗示黄熙的仕途前程光明。
整首诗通过赞美黄熙的品行和才华,寄寓了对他的鼓励和祝福,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对道德修养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楼春.长安寄怀刘山蔚,用见赠原韵
记得早莺啼。红杏初飞。宋城西。旗亭别路草萋萋。
回首处,暮烟迷。独有河梁投赠句,任远道相随。
酌酴醾。醉后何为。
行歌燕市,故人天末,几番恼杀分离。
吹面曲尘,素衣今已化缁衣。中宵无寐,千种思惟。
金菊对芙蓉
老矣陈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
恰重阳又到,载酒楼头。
君言计日江南去,看霜林、橘柚如毬。
未成分手,偏宜对菊,醉发狂讴。鼓枻漫逐河流。
有萧娘窈窕,潜贮商丘。问故乡虽好,可否同游。
天涯况未销烽燧,罨画溪、莫说寻幽。
好将彩笔,登台赋雪,一笑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