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尔(bǎi ěr)的意思:指百分之二十。
本意(běn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意义或原始意义,与后来的引申义或转义相对。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贵知(guì zhī)的意思:贵重的知识,宝贵的智慧
何若(hé ruò)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的疑问、不确定或置疑态度。
极至(jí zhì)的意思:达到极限,极其深入或极其严重。
兰苕(lán tiáo)的意思:指兰花和芋头,比喻品质高尚,出类拔萃。
烈士(liè shì)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仁谊(rén yì)的意思:指人们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宽容、关怀和友爱。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士徒(shì tú)的意思:指学问上的师傅和徒弟,也可以泛指师生关系。
熟醉(shú zuì)的意思:形容酒量非常大,喝醉得很厉害。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我所(wǒ suǒ)的意思:我所,指的是自己所拥有或所经历的事物或情况。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殉名(xùn míng)的意思:为了维护名誉或信仰而忍受牺牲或死亡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昭融(zhāo róng)的意思:指明显美德或才智出众。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三月八日(其三)》由宋代诗人韩淲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自然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开篇即点明了知者的稀少与价值,强调了真正智慧与知识的珍贵,不与世俗之事相牵连,突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运用自然现象比喻,飘风猛烈地击打瓦片,却并非有意为之,以此象征事物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表达了诗人对于思考的重视,认为思考并非仅在酒醉之时,而是贯穿日常生活,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则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探讨了名声与道德的相对关系,指出真正的道德纯洁可能比追求名声更为简单,暗含了对道德实践的深刻反思。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揭示了自然界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的残酷竞争,以及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强调了心灵的广阔与包容,以及言语的精微与深奥,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宽广与语言的精准表达。
最后,“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探讨仁义之道的愿望,体现了对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探讨了人性、道德、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