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心归源,空殒亦无所。
应知不空者,物感自如雨。
与云亦奚期,况问色有五。
嫡孙(dí sūn)的意思:指合法婚姻所生的儿子的儿子,也泛指地位显赫的后代。
空法(kōng fǎ)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法律,指法律虽然存在,但没有实际效力。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瑞应(ruì yìng)的意思:指喜事连连,吉祥如意的现象。
散聚(sàn jù)的意思:散开和聚集。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所主(suǒ zh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的主要成分或核心部分。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问取(wèn qǔ)的意思:通过询问来获取信息或知识。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贤首(xián shǒu)的意思:指在领导地位上贤明而又有才干的人。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至当(zhì dāng)的意思:极其适宜或贴切的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自视(zì shì)的意思:自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或看法,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这首诗名为《题常乐寺五云台》,作者为宋代诗人姚舜陟。诗中以云为空间的象征,探讨了虚无与变化的主题。诗人认为,虚空本无固定形态,云气的起落聚散皆由自然法则决定,人心若能回归其根源,即使身处变动之中也能保持宁静。他以贤首师为例,指出即使是高僧,也不执着于物质或色相,强调佛法的超越性。
诗中通过描绘云台上的景象,暗示佛法并非来自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内在智慧的显现。诗人质疑人们对于天象的过度解读,认为并非龙吐出云彩,而是自然现象。他进一步阐述,云空法的本质即在于此,无需过多言说,真理自在其中。
最后,诗人以家中后辈的存在和客人的到来,引出一个哲理:真正的智慧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而非向外追寻。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体现了宋代理学对禅宗思想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