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点茶(diǎn chá)的意思:指点评、教导别人。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笼樊(lóng fán)的意思:指人被困在狭小的空间或局限中无法自由。比喻受到束缚或限制而无法自由发展。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冥心(míng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
南膜(nán mó)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交礼仪。
能贤(néng xián)的意思:指有才德的人,能够胜任重要的职务。
省物(shěng wù)的意思:节省物品、不浪费。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脱笼(tuō lóng)的意思:指离开原来的环境或束缚,自由自在地行动。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物性(wù xì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性能。
物化(wù huà)的意思:指将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的实物或具体的形象。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遐观(xiá guān)的意思:指远远望去,景色广阔壮丽。也形容眼界开阔,见识广博。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一边(yī biān)的意思:表示同时或者同时进行的意思。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昼眠(zhòu mián)的意思:在白天睡觉,指白天睡觉而不努力工作。
子产(zǐ chǎ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出息,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
梦中梦(mèng zhōng mèng)的意思:形容梦境中还有梦境,比喻事情的发展超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名为《记游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的超脱态度。
首句“先生混物化,浩若鹤与猿”,以鹤与猿为喻,表达了诗人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融入万物之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接着,“诘曲此世间,翛然脱笼樊”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认为世间曲折复杂,但自己却能像脱出囚笼的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摆脱束缚。
“冥心遂无物,得意亦忘言”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认为在冥想中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即使有所得,也无需言语表达,因为言语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感受。
“客至不点茶,犹嗔破苔痕”则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即使客人来访,也不需特意准备茶水,对于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能产生情感共鸣。
“相逢蜀成都,过我故县村”两句,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遇的情景,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遐观梦中梦,南膜佛因缘”则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思考,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郑人决真妄,子产不能贤”引用典故,通过郑人辨真假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事真假难辨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贤者的反思,引人深思。
“寥哉天地间,谁省物性偏”表达了对宇宙之大、人生之短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偏颇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最后,“梦觉各有殊,从他见一边”强调了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应尊重个体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浩歌归来乎,虚堂好昼眠”则是诗人结束游历后的心境,选择在宁静的居室中享受昼眠,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风的典型代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