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庆宜蒙福,时清岂陆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佞(pián nìng)的意思:形容人言辞谄媚、奉承巴结的行为。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朝贤(cháo xiá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风彩(fēng cǎ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的表现或成就非常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良常(liáng cháng)的意思:指人品、品行好,言行正直,常常用来形容人德行高尚,为人正派。
陆沉(lù chén)的意思:指大陆下沉。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严重的衰落、衰退。
士林(shì lín)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才。
嗣子(sì zǐ)的意思:指继承父亲地位、职位、财产等的儿子。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忠良(zhōng liá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送及之丞公》,通过对先朝贤御史的赞美,表达了对及之丞公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忠诚与正直的颂扬,以及对谄媚者的摒弃。
首句“先朝贤御史,风彩九州钦”,开篇即以先朝的贤臣御史为引子,描绘出其风采卓绝,赢得了全国的钦佩。这不仅赞扬了历史上的贤臣,也为及之丞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嗣子传家法,孤芳映士林”两句,将及之丞公比作继承家族传统、坚守正道的后人,他的品德如同孤高的花朵,在士林中绽放,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这里既是对及之丞公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他将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忠良常在我,便佞不关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及之丞公的忠诚与正直,表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忠良之道,对于那些善于讨好、谄媚的人则不予理会。这种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及之丞公人格的高洁与坚定。
最后,“得庆宜蒙福,时清岂陆沉”表达了对及之丞公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太平盛世中,他的美德和才能将得到应有的赏识和福报,不会像在动荡时期那样沉沦。这句话既是对及之丞公个人命运的乐观期待,也是对整个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及之丞公的高尚品格,也寄托了对社会正义与和谐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