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云自天上,和鹤止松梢。
诵经门卧虎,看剑石眠蛟。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吹凤(chuī fèng)的意思:形容夸大、吹嘘或夸张事物的美好或优点。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飞步(fēi bù)的意思:形容行走或奔跑的速度极快。
凤匏(fèng páo)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与美好的人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凫舄(fú xì)的意思:指人行走艰难,步履蹒跚。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揽秀(lǎn xiù)的意思:指一个人集聚众多优秀的人才或事物。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山思(shān sī)的意思:山思指思念故乡或远离故土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思结(sī jié)的意思:思绪纷乱,心绪不宁。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卧虎(wò hǔ)的意思:指隐藏在背后、不动声色的人才或潜伏的危险。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闲远(xián yuǎn)的意思:指离开尘嚣喧闹,远离纷扰,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赋茅山道士云松巢》。虞集以李太白为引子,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茅山的道士,其生活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象。
诗中首先提到李太白,这位唐代著名诗人,以浪漫主义风格著称,常有隐逸之志。接着,诗人想象李太白在庐山上,心有所感,想要在云间筑巢,与仙鹤共处,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茅山,描述了一位名为潘闲远的道士,他居住在古老的茅屋之中,诵读经文时,门外仿佛有卧虎守护,而他夜晚看剑时,石上似乎有蛟龙相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
进一步地,诗人描绘了道士的非凡行动——他能腾空而起,如同脱去鸭鞋的仙人一般自由自在,长吟之时,仿佛能吹响凤匏,发出悠扬的音乐。最后,诗人赞叹九江的美景,认为它足以让道士与自然界的神灵结下深厚的友谊,表达了对道士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茶罢移床就竹眠,泠然风起和流泉。
山禽未绝东归客,时送清音到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