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枯蓼(kū liǎ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变得枯萎无力。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宁亲(níng qīn)的意思:宁可亲自去做,也不愿意委托给他人。
拍拍(pāi pāi)的意思:安慰、抚慰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惹起(rě qǐ)的意思:引起、激起、引发某种情感或事件。
散绮(sàn qǐ)的意思:形容花朵或鸟羽等杂乱飘散的样子。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蜗舍(wō shè)的意思:指房屋狭小简陋,像蜗牛的住所一样。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烟际(yān jì)的意思:指烟雾所及的地方,也泛指远处。
夜永(yè yǒng)的意思:夜晚持续很长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一簇(yī cù)的意思:一簇指的是一束、一堆、一群或一批的意思。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拄笏(zhǔ hù)的意思:拄笏是指古代官员在行进中所用的一种仪仗,用于拄着、扶持行走。引申为扶持、支撑、依靠。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追思(zhuī sī)的意思:指对已故的人或事物怀念、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巻,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淡淡忧愁。开篇“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立即设定了一个寂静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氛围,其中“景萧疏”四字形容秋色渐浓,而“楚江那更高秋”则通过对比,强化了秋意。紧接着,“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一句,以广阔的视野展示了江岸两旁败落的芦苇和枯萎,这些景象都在传递着秋天的荒凉与寂寞。
诗人通过“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这几句,细腻地描绘了江边村落的生活氛围。炊烟升腾,映照着傍晚的阳光,一两只渔船静悄悄地漂浮在水面上,这些平凡而又温馨的画面,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遥远。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凄美的情绪之中,他通过“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渴望。尽管身在异乡,但心中的故土依旧清晰可见,这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片温暖。
接下来的“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几句,则是对一次平和航行的描述。这里,“便乘取”表明了行动的即刻性,而“波平风静”则营造出一种安宁平和的氛围。
诗人在“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中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远方飞去的大雁和水面上的轻舟,都成为了传递思念的媒介,这份关切之情,是无声的,但却是深刻而真挚的。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一句,则让诗人心中涌现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些往事,如同潮水般不断侵袭,带来了无尽的牵挂和忧伤。
最后,“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则是诗人在晨光中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而晚上则手持蜡烛,享受着宁静的独处时光。这里,“拄笏”指的是倚靠在船舷上,而“秉烛”则意味着手执蜡烛,这两种情景,都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这几句,则是通过对衣袖、琴弦声音的形容,以及无情的江水,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诉说,一切尘世间的情感纠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再重要。
“柂楼晚,清商哀怨,還聽隔船讴”一句,则是描绘了傍晚时分,在高楼中听到隔岸渔舟上的歌声,这种哀怨的情感,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
最后,“无言久,馀霞散绮,烟际帆收”则是描写了一幅傍晚时分,天色渐暮的景象。无言的长久寂静中,余晖在云间散开,而远处的船帆已经收起,这样的画面,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丽,更是心灵深处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旅行,也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探索。
洞庭客子天边来,木峰访我读书台。
平生百念尽销歇,惟有好画心未灰。
长松高卧南风清,幅巾氅服神思宁。
呼毫为写麋鹿相,儿童不识惊仙灵。
殷勤相送石溪渚,长揖分携无一语。
但索狂吟满意归,宁计黄金漫相许。
依然挽袂酌一斗,山月已照棠陵口。
重开画影笑相看,尽讶三人同酌酒。
玄冥令严气栗烈,酿作江城三日雪。
朔风捲地天冥冥,四顾青山黯无色。
是时同云冻不收,咫尺川梁成阻脩。
灞陵豪客方闭户,剡曲幽人难放舟。
山禽在原半在隰,欲飞不飞毛羽湿。
渺渺平沙落雁多,萧萧古木群鸦集。
天寒日暮恒苦饥,欲觅颗粒将安之。
长安贫者亦无数,遑用恤此禽虫为。
四明画史清狂客,决眦大呼声裂帛。
画里风情祇自知,赋罢令人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