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生草(shēng cǎo)的意思: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小步(xiǎo bù)的意思:指走路时小步快走。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言下(yán xià)的意思:言语中含有深意,不直接明言,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表达。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竹鸡(zhú jī)的意思:指人在外表上装得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 注释
- 霏微:细小而微弱。
曳杖藜:拄着藜杖行走。
半露:隐约可见。
云断续:云雾时隐时现。
蹊:小路,路径。
那堪:怎能忍受。
竹鸡啼:竹鸡的叫声。
- 翻译
- 细雨过后路面并未湿滑,不妨慢慢拄着藜杖行走。
山色若隐若现,云雾时断时续,阳光轻柔地洒在高低错落的树梢上。
春天的池塘边,草木生长,梦境般美丽,桃花李花默默开放,自成路径。
刚刚经历一场新雨,天气还未完全放晴,更别提听到竹鸡的啼鸣声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春日雨后风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霏微雨过不成泥,"一句表明细雨虽已过去,但未能形成泥泞,暗示着雨水的轻柔与土地的干燥。"小步何妨曳杖藜"则描绘诗人手持拐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可能还有湿润的小径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通过对山色与日光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恬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萌动的感受。
最后两句"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表达了一种等待与期待。虽然新晴还未完全稳定,但诗人已经能够听到竹林间鸡鸣的清音,预示着自然界即将展现出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细雨后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抵家·其四
少小事呫哔,杜门好楼居。
既辟墙东园,诛茅自结庐。
羁旅苦不归,无乃鞠邱墟。
狸鼪穴中宇,蛛网封四隅。
架上残编帙,狼藉供蠹鱼。
檐树经手植,忽已拱把馀。
出门面洲渚,泛泛鸥与凫。
恍焉喻中怀,谋生久已迂。
一身伤局促,五亩何荒芜。
来者犹可追,为乐复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