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斗穴(dòu xué)的意思:指揭露、揭穿隐藏在暗中的阴谋或秘密。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金戈(jīn gē)的意思:金戈指的是黄金的戈,比喻武力和战争。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的意思:指的是高居而俯瞰,形容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自然景象交织的场景,充满了动荡与变迁的气息。首句“劫火腾腾半作灰”以“劫火”象征战乱,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而“半作灰”则暗示着这种破坏并非彻底,仍有残存的希望或生命力。接着,“可怜新傍越王台”一句,将场景转换为历史遗迹,暗含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衰败的对比,以及对新事物在旧址上兴起的感慨。
“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两句,通过“飞尘”、“铁骑”、“斗穴”、“金戈”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尘土飞扬,铁骑逼近,金戈交击之声震天,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震撼。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则转向对社会与政治的描述,其中“京国衣冠双捧日”可能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与权力,而“腊残风雨再鸣雷”则可能寓指时局的动荡与变革,风雨交加,雷声轰鸣,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局。
最后,“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远离纷扰,寻求宁静,但又担心前路未明,充满未知与挑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
- 乙丑春二月二十有四日邑侯裒谷孙公有事罗浮同社诸君子偕集江上小堂举酒相贺夫劝课农桑巡行阡陌辟草莱以正疆界蒐伏慝而饬干掫此循良实政开邑以来二百五十馀年所未有也遂相与绘图授简侈为诗歌以副野史公复取道于先司徒东皋别业驻辔于先仲第□子二石山房盖有谋野则获之思焉萱乃携子及孙炊脱粟酾茅柴以窥马足公辄欣然班荆移阴而别时余以目眚不能从公于迈为四百三十二君归石候命第以一日之长狎主齐盟敢不悉索敝赋窃附中和乐职之谊遂鼓腹而歌凡得四章以博公一笑此亦䜎然之遗音不识不知之壤父不能自藏其丑者也故从同社诸君子之请再拜捉笔以弁于简·其二
- 辛酉秋日高正甫先生招同黎君玺君选集大忠祠之超然亭
- 朱元价宗伯以书画及诗见寄赋此寄谢
- 九日槎江
- 秋夕与韩伯举寅仲泛月得山字
- 赠黄荆卿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