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情 寄 上 苏 州 韦 使 君 兼 呈 吴 县 李 明 府 唐 /崔 峒 数 年 湖 上 谢 浮 名 ,竹 杖 纱 巾 遂 性 情 。云 外 有 时 逢 寺 宿 ,日 西 无 事 傍 江 行 。陶 潜 县 里 看 花 发 ,庾 亮 楼 中 对 月 明 。谁 念 献 书 来 万 里 ,君 王 深 在 九 重 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纱巾(shā jīn)的意思:纱巾是指用纱织成的巾帕,比喻言辞轻柔、委婉。
遂性(suì xìng)的意思:指按照本性或天性行事,顺从自然而不勉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献书(xiàn shū)的意思:指把书籍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传递知识。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九重城(jiǔ zhòng ch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层次高,层次多,底蕴深厚。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托。"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表明诗人已经远离尘世,过上了简朴自然的生活,竹杖和纱巾成为了他隐居时的伴侣,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与世隔绝的情怀。"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则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即便是偶尔遇到寺庙而住下,或是在夕阳下漫步江边,也都是无拘无束的享受。
接下来两句"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借用历史上的隐逸之人——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和南朝宋的庾信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陶渊明在桃花源中观赏花开,而庾信则在高楼之上对月沉思,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强调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相通,共享一份超脱世俗的雅致。
最后两句"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怀念和对统治者权威的认可。诗中提到的“献书”,即是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情感,而这份情意跨越了万里的距离,显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情谊;而"君王深在九重城"则是在强调统治者的权威与尊严,这里可能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借古人之口以及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独居
竹苗敷夏阴,萝蔓蔽朝亮。
感此节物佳,百骸适无恙。
委蛇投广厦,萧瑟绝遗响。
稍酬简编馀,俄得冠裾放。
身虽势利中,心随弦歌尚。
默然想圣贤,游世无得丧。
抱关秉翟间,未分弃冗长。
人生适意难,聊各安所乡。
送刘定下第
六科收贤才,所得岂非真。
奈何如刘子,反尔弃若沦。
众颇为我嗟,我斯自能信。
言也尚莫知,行之得无讱。
谢去不复顾,所重非吾身。
孝友且为政,况兹有民人。
广陵昔富都,今已空残甚。
行矣思自强,公卿皆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