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横 山 塔 下 宋 /杨 万 里 六 年 三 度 过 兰 溪 ,总 是 残 春 首 夏 时 。最 感 横 山 山 上 塔 ,迎 人 东 去 送 人 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金身(jīn shēn)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迷路(mí lù)的意思:迷路后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生将(shēng jiā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有出色的才能和表现。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沿江(yán jiāng)的意思:沿着江河的边缘或沿江岸边。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玉镜(yù jìng)的意思:比喻女子的美貌。
- 翻译
- 山迎接我于对岸,江边垂柳似人在鞠躬。
秋日阳光照耀水面,波光粼粼如白龙鳞片。
指引船只不迷失方向,全靠塔指引航程。
一生手持明镜般清澈,照耀着永恒的金色身躯。
- 注释
- 山:指代远处的山脉。
迎:迎接。
我:指代说话者或诗中主角。
沿江:沿着江边。
柳:柳树。
拜人:像人一样鞠躬。
日:太阳。
秋水:秋天的水面。
闪:闪烁。
白龙鳞:比喻水面波光。
船:船只。
迷路:迷失方向。
塔:塔楼,可能指导航塔。
问津:询问方向。
玉镜:比喻清澈如玉的镜子。
金身:金色的身躯,可能象征神圣或永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江景图画:诗人站在一侧的岸边,面对着隔岸的山峦,它们似乎在向他招手。沿江的柳树则仿佛在向行人鞠躬作揖。这是一种非常生动和富有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的交流,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这两句中,"日摇"形象地描述了阳光在清澈的秋水上闪烁,"波闪白龙鳞"则以诗意丰富的语言,将波光比喻为神秘而华丽的白龙鳞片。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审美。
接下来的两句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表明诗人并不需要依靠船只去寻找方向,因为他选择了横山塔作为导航的参照。这表达了一种坚定与明确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未知和复杂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最后两句 "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 则充满了哲理思考。诗人似乎在比喻自己的一生都像是用玉镜来审视和照亮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而这种追求真理、坚守本真的态度,将会被历史所铭记,永远照亮他那金子般珍贵的人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送李大夫归长沙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奉送李大夫归长沙》【宋·沈辽】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367c69af760c70827.html
赠饮客
鄙性不嗜饮,不知酒中乐。
古人能闭关,此兴应可度。
形骸委物外,宠利安能薄。
何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挥百神王,夕引群忧涸。
畴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乐不在是,陶然造冲漠。
子当剧醉时,相访南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