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书(bài shū)的意思:拜访学者请教,向人学习。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采石(cǎi shí)的意思:采石指的是挖掘石料的工作,也可以比喻开凿人才的过程。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二尹(èr yǐn)的意思:二尹是指两个尹。尹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代表地方行政管理者。二尹的含义是指两个地方官员。
负乘(fù chéng)的意思:指在计算、推理、判断等方面出现错误或失误。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火头(huǒ tóu)的意思:指火焰的尖端,也用来比喻事物的顶峰或高潮。
近代(jìn dài)的意思:指现代,特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时期。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菊泉(jú quán)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清高的志向。
容人(róng rén)的意思:指能够宽容、包容他人的品质。
诗仙(shī xiān)的意思:指能够以才情出众、诗才超群的人。
尸祝(shī zhù)的意思:用尸体祭祀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翻译
- 曾经在采石矶祭奠诗仙李白,又在书岩敬献菊花酒以纪念贤士。
在京口任职的官员刚刚失职,柴桑隐士就选择归隐田园。
他的名声与众多名流并驾齐驱,死后无人能及的美德被立碑颂扬。
近代的从容之人坚守道义而死,他与二尹的事迹一同流传后世。
- 注释
- 曾:曾经。
采石:采石矶。
酹:祭奠。
诗仙:李白。
书岩:书岩(可能指某处名胜或纪念地)。
荐:敬献。
菊泉:菊花酒。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火头:职位或官职。
负乘:失职,未能胜任。
柴桑:古地名,今江西九江附近。
处士:未做官的士人,隐士。
驰驱:奔走,竞争。
名并:与...齐名。
诸公:众多名流。
尸祝:古人对神明或贤者的祭祀。
碑:立碑纪念。
百世贤:流传百世的贤者。
近代:近现代。
从容:镇定自若,坚守道义。
死义:为道义而死。
二尹:可能指两位名叫尹的人物。
合俱传:一同被传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彭泽新县靖节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和怀念,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已曾采石酹诗仙”一句,表明作者曾经到访过古代文学家聚集的地方,“采石”指的是采集石头记载的诗篇,“酹诗仙”则是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下一句“又拜书岩荐菊泉”,则表示了作者还拜访过其他著名的文化遗迹,表达了一种文化上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京口火头才负乘”和“柴桑处士便归田”两句,则是对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描述。“京口火头”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点,而“柴桑处士”则是对隐居于柴桑(今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位文人或隐逸的称呼。他们的行为被描绘为一种归隐田园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于世外桃源、清净自守生活方式的向往。
“驰驱名并诸公驾”一句,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追忆和尊崇。这里的“驰驱”指的是追随或继承,“名并诸公驾”则是说这些人物的名字与功绩被同时传颂。下一句“尸祝谁碑百世贤”,则是在询问哪位历史人物的碑文能够流传百世,彰显其英贤。
最后,“近代从容人死义”和“后先二尹合俱传”两句,则是对近代有名的人物进行赞颂。这里的“近代从容人”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表现出豁达、宁静面貌的人物,他们即使面临死亡也能够保持平和,“后先二尹合俱传”则表明了这两位(或多位)人物的事迹被同时记录并流传下来。
综观全诗,王奕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拜访、对古人文笔和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历史英杰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鸿雁生塞北行
鸿雁何从来,千里度江湘。
当春既北飞,涉秋复南翔。
岂不念乡塞,所至逐炎凉。
客子别家久,遥遥征路长。
朝游齐鲁国,暮行吴越乡。
何思拔泰茅,惟忧系否桑。
壮心移岁华,徂貌委年霜。
蓬飞绕本根,蕖落恋旧房。
此邦虽乐土,故乡焉可忘。
- 诗词赏析